-
台湾客家文学之研究:以新文化史的角度为中心
-
作者:潘锦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文化史
-
描述:學作品加以分析其中的客家意識。本文主要希望在文本解讀的脈絡上,重新探討客家群體在傳統意識上、在女性形象與女性論述的性別問題上、以及在政治與文化層面上,三者彼此之間的互動角力關係。本論文全文試著以分析解讀前人文獻與文本資料方式,建構台灣「客家文學」在歷史潮流中不斷受到的討論,期望透過本論文讓更多有心研究文學的人能對「客家文學」史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在未來的文學發展裡,客家文學既見證了過去歷史的記憶,也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扎根,也同時讓我們思考在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之間,在多種層面上的反思與觀察,使我們能夠透過客家文學對於客家族群在台灣的文學領域,所處現狀作出更進一步的改革與檢討。
-
客家特色浓招展百分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人们在客家文博会展区紧张忙碌着。( 吴腾江 摄)
本报讯 (记者李少凤)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3’客家文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
记者在客家文博会举办地院士广场剑英图书馆附楼的施工现场 看到,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进入装饰阶段。其中,一楼梅州形象
-
客家人的打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砻谷是世上三般苦之一,而打砻更是苦中苦。
【索隐】
客家人有一句俗语:“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在这里就谈谈打砻吧。江南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稻谷只能用砻来破壳现米,而打砻主要分六个步骤,即备土、编砻圈、夯土、炒砻钉、钉八卦、造型等。
砻匠师傅是
-
《客家山歌剧》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日前,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客家山歌剧》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自客家山歌剧形成以来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有关山歌剧的学术研究著作。作者罗锐曾是梅县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梅州市戏剧研究室主任。《客家山歌剧》一书系统梳理了山歌剧近60年的发展足迹,将其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对
-
客家焙豆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明山
客家美食花样繁多。有豆饼子、薯芋包,有生草米冻酸菜、水石灰米冻,还有粉干、牛肉、牛杂汤……简直不胜枚举!特别是煎豆腐和焙豆干,尤其惹人喜欢。真是看一看眼馋,闻一闻心馋,尝一尝嘴馋。
在我的家乡瑞金九堡,有一条美食街。对街上卖的焙豆干,大家都情有独钟。每逢圩日,焙豆干摊前人来人往,生意兴
-
苗栗園感受客家文化
-
作者:黎溢康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豐富的展品引領着遊人認識客家文化及其魅力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展館內的遊 覽線,讓遊人輕易參觀不同展區 場地。
展館內各種農具用品反映客家 人的勤奮與智慧
台灣客家族群過往的漆器工藝進一步發揚光大
客家人的好客本色由來已久
“全球館”展現各地客家人不同時期
-
打造“民意警务”客家模式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上午,我市公安机关集中学习贯彻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史明锋要求结合梅州实际部署推进“民意警务”战略,着力提升公安机关“平安梅州”创建水平。
史明锋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针对民意的动态性特点,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参与作为第一支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
-
客家阿婆成开幕式主角
-
作者:毕国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阿婆在大芬油画村分会场进行表演。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通讯员 朱晨然 冼余汉)昨日上午,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隆重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现场的艺术氛围浓厚,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人物写生一改往届邀请洋模特、时尚女郎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8位来自本土的客家阿
-
位于梅州市区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梅州市区的中国客家博物馆,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客家民居是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创造的圆形土楼、四方土楼和围龙
-
炎陵推出客家风情汇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凤]
醉人客家风,迷人神农谷。最近,湖南炎陵县在神农谷景区推出客家风情汇演,吸引许多外地游客观看。炎陵县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60%以上,人口多、居住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涵盖了客家方言、客家山歌、诗词、客家建筑与饮食等多方面内容。据悉,客家风情汇演重头戏包括“客家山歌”、“炎陵三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