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乡故土 两岸情浓 ――两岸媒体首次携手“重走
-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客家母亲河汀江畔采访。
在上杭客家族谱管采访。
在古田中兴洋兰科技示范场采访台商王永森。
三百多年前,闽粤千百万客家儿女跨海东移台湾,走出了一条漫长艰难的客家迁台路。近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台湾海峡两岸广播电视交流中心以及台中太阳、新客家、宝岛客家、苗栗大汉、苗
-
打造“海峡客家”旅游品牌 ――访市旅游局局长刘
-
作者:曾志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过欢乐节的举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深化‘海峡旅游’主题,打造‘海峡客家’旅游品牌,推动海峡客家旅游发展,加快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龙岩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在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期间,市旅游局局长刘 先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与意大利合作保护客家围屋 我市积极探讨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途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崇林世居屋群蔚为壮观,但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不少房屋已残破不堪。
市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参观崇林世居。
崇林世居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已坍塌。
核心提示
惠阳区尚存有100多座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居我市各县区之首,但大部分围屋得不到保护和维修,成为危房。对此,8月7日,
-
海峡客家 欢乐龙岩 ――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
-
作者:刘少雄 池佛兴 罗炳崇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是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之后举办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旅游盛会;
这是第一次以海峡客家的名义,由福建省旅游局、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龙岩市旅游局、新罗区人民政府承办,由海峡西岸多家设区市旅游部门和台湾多家旅行 公会协办的旅游节庆活动;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万人
-
福建土楼客家永定 ――镜头里的永定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内涵丰富等诸多魅力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去年7月,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永定客家土楼不仅成为永定发展旅游、开拓市场、联络乡情和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而且还成为国 内外摄影爱好者聚焦的热点
-
市梅惠客家文化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董智媛 实习生刘蓉)昨日,市梅惠客家文化协会成立大会举行。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罗来胜少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易敬典、黄新林,市政协副主席廖锦堂,老同志张汝荣、陈幼荣、庄志鹏等出席成立大会。
易敬典提出,协会成立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探讨、研究、传承与发展,以实际行动弘扬“崇文重教
-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台北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3月22日晚上,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台北闭幕,论坛期间还将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举办客家族谱展。包括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代表在内的海峡两岸及海外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两岸客家掌握契机、共同携手开创未来”。高峰论坛分别为文化创新论坛、经贸合作论坛、农业发
-
“我要把老婆孩子接来惠州” 新老客家畅谈惠州荣获“全国文明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朱丽婷 谭 琳 实习生房珊珊
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喜讯传出后,不仅土生土长的惠州本地人深感荣幸,工作和生活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为惠州迈向更高的文明添砖加瓦。
■ 白领屠纪奎
已把惠州当成第二故乡
“我准备把老婆小孩都接来
-
土楼客家美食也能打进美国:——专访厦门市永定商会会长张树忠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名片
张树忠厦门市永定商会会长、福建中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提起永定,人们自然会想起造型独特的客家土楼、香甜的客家米酒、淳朴好客的客家人。
现在,厦门的房地产、建材装修、餐饮、化工产业等领域,人们处处可以看到永定商人的足迹。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刻苦、热情、智慧,开拓出一片天。
日前,
-
“客家”提法最早出自惠州惠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论坛近日举行,1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26日上午,惠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论坛在市区金华悦国际酒店举办,来自市内外的11位客家文化专家、学者登台演讲。演讲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对客家文化、东江文化发展的探讨,也有对惠州客家文化源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