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部客家文化大书《客家文化大典》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文化大典 广东老教授协会、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 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和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共同组编,篇幅达140余万字的《客家文化大典》日前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图文并茂,古今辉映,生动再现了客家人谱写的
-
中央苏区文化新透视
-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6期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文化 区域文化 客家妇女 苏区文化 左翼戏剧 无产阶级文化 赣闽粤边区 世界文化 国统区
-
描述:从宏观上把握中央苏区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力和外力的交互作用;要么固守“大众化”和“普及与提高”的理论模式,不能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中央苏区文化枝繁叶茂的特殊动因,因而只能停留在平面静止的描述层面
-
边缘文化的魅力
-
作者:赵文生
期号:第19期
来源:招商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缘文化 华夏文化 差异性 多民族文化 丛书 文化视野 中华文化 活力 出版 客家
-
描述:被独具特色的文化雨露轻轻浸润。
-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
-
作者:李玲玲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河洛文化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人民出版社 综述 中国大陆 市人民政府
-
描述: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的学者和各界代表近30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53篇,有85篇收入会前先行结集的《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论文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为期两天的会议
-
中国近代外销茶的生产和流通环节
-
作者:陶德臣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外销茶 生产 流通环节 中国近代
-
描述:更是“茶山遍地,不知凡几矣”。浙江省分水县“山多田少,土地硗脊,民以薪炭茶漆为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农业出版社1957年出版)。广东省鹤山情况雷同,由于“山地最适于茶树之栽培,故种植者较多。清道光间……该县无论土著客家,多以植茶为业”。清明时节茶区十分忙碌,“田家催耕急,山上采茶
-
“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启动,民众可通过网络参与投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客家围屋获“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提名。
据了解,“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出版社和奥一网联合承办。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必须具有文化的识别性和广泛的知名度、影响力,日前,包括客家围屋、粤剧、开平碉楼、珠
-
全面梳理客家佛教香花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春沐编写,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研究》一书出版发行。
该书是《中国佛教音乐文化
-
文章传海内 典范在人间:记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画家钟梅音
-
作者:钟巨藩
期号:第3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福建上杭 文章 出版社 散文 儿童文学 广西大学 民间故事 游记 写作
-
描述:2009年3至4月,客家族谱在台湾展出,台湾乡亲在参观谱展时,知道我们是来自福建上杭后,不少人对我们说:"我们台湾有位久负盛名的作家钟梅音女士就是你们上杭人。"还说:"我们这一代人是读钟梅音女士的文章长大的。"梅音驾鹤西去快30年了,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我们为这位同乡感到欣慰和自豪。
-
历史·文化·文学:宏观叙事下的客家文化与文学——评钟俊昆《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文学 宏观叙事 历史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出版社 学术界
-
描述:文化和客家文学的诸如来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和分歧。例如,对客家文学的定义,争议就十分激烈,有人认为客家文学是专门反映客家社会生活的作品,有人认为客家文学是客家籍作家写成的文学作品,还有人认为应该是用客家语言写成的作品,等等。如何厘清这些分歧以及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研究客家文化或文学时首先面临的难题。因此,要写关于客家文化和文学的著作,难度确实是很大的。[第一段]
-
罗香林与广东地方文献
-
作者:蒋志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香林 地方文献 广东
-
描述: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在收集整理广东地方文献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努力完善广东地方文献公藏的建设,并对广东近代史料、广东客家文献和兴宁地方文献资料等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整理。这些与他作为广东人和作为史学家的双重责任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