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西方教会在粤东客家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述略
-
作者:韩小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教会 天主教 基督教 粤东客家地区
-
描述:做出了贡献。西方传教士又把粤东地区的客家文化传入西方各国,在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了解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闽西客家地区的天后宫与文昌阁
-
作者:曹春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后宫 文昌阁 闽西 客家地区 祠庙
-
描述:永定西陂天后宫’_■一…’■;一一上杭县上登9仙桥宫闽西客家地区的天后宫与文昌阁@曹春平
-
梅花在华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
作者:丘波 赖万年 丘莹莹 戴超 李东兴 何伟坚
期号:第S1期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适应性 华南地区
-
描述:因素,较高气温会导致开花不畅或花期缩短等现象。可以通过引种开花较早的梅花品种或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延长花期,提高华南地区梅花的观赏性。
-
从词汇看大本营地区客家方言的分片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4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本营区客家方言 南片 北片 南北混合片 蛇话
-
描述:词汇比较表明,大本营地区的客家方言分为三片:粤东、粤中为南片,赣南、闽西为北片,粤北为南北混合片.这种分片有语音旁证,也有其历史背景.就小片来说,南片可分为粤东小片、粤中小片,北片可分为赣南小片、闽西小片.其中粤中地区有一种蛇话,也是客家话.
-
唐宋时期深圳地区客家教育论略
-
作者:熊贤君 张夏燕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深圳地区 客家教育
-
描述:客家人自汉代开始从中原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生活,使深圳地区客家人在教育上形成了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谱牒为"教科书"的独树一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组织方式、方法,客家妇女风范正是客家教育成功的例证。
-
清末横山地区的地缘社会
-
作者:邱慧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缘社会 新区域地理 横山地区 环境威胁 隘垦区 合股经营 客家 垦户隘
-
描述:有部分平埔族竹塹社企圖於此地開荒,但皆屢墾不成。隨著漢人步伐逐漸向沿山推進以及淡水開港後國際市場對於樟腦的需求,本區因位置與山利之故,雖然有水患頻仍與原住民出草等環境威脅,仍吸引為數不少的墾民入內墾
-
论客家地区传统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家族式生产 半农业半手工业 客家文化
-
描述: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促进了客家地区对外交流的频繁。客家地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既是客家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最坚强后盾。
-
论近代粤东客家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生活
-
作者:冯君 韩小林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粤东客家地区 自然灾害 社会生活
-
描述:粤东客家地区,是世界公认的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地理条件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体,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近代粤东客家地区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该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
河田高景
-
作者:彭成通
期号:第9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道具 景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固定 民俗文化 组成 不规则形状 单元组 紧密
-
描述:本期封二刊发的两张照片,所记录的奇异景观是客家地区的民俗文化——河田高景。不久前,河田高景已向上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待批。河田高景分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景床一般长1.2米,宽1米,高0.8米,它是高景的“固定”部分。景梗是一根6~8米长的小钢条,重约25公斤,
-
圆土楼及其亲缘类型之解说
-
作者:张一兵
期号:第1期
来源: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圆土楼 解说 类型 亲缘 客家土楼 中国古建筑 交界地区 民居建筑
-
描述:圆土楼分布在闽南与粤东北交界地区,那里的居民一部分讲客家话,一部分讲闽南话。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