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喜来登酒店举办客家风情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由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主办,惠州市旅游局、惠东县政府、金融界惠州置业有限公司、黄山影业协办的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论坛”在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宴会厅拉开帷幕。开场的惠东巽寮渔歌《撒网》,由两位当地的渔民老奶奶现场演唱,原汁原味的歌谣唱出了当地客家渔民的生活情调。 出席论坛的嘉宾
-
惠州喜来登酒店举办客家风情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由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主办,惠州市旅游局、惠东县政府、金融界惠州置业有限公司、黄山影业协办的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论坛”在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宴会厅拉开帷幕。开场的惠东巽寮渔歌《撒网》,由两位当地的渔民老奶奶现场演唱,原汁原味的歌谣唱出了当地客家渔民的生活情调。 出席论坛的嘉宾
-
长汀举行农民文化艺术节 弘扬客家文化 讴歌美好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陈天长) 10月30日晚,长汀县汀南片第十七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河田宗祠文化节在河田火车站广场举行。
长汀县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从1993年开始,把全县划为三大片区,各片区每年举办一届以反映农村生活 为主题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今年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分别在庵杰、河
-
龙岩出发西进梅州再抵厦门 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龙岩11月1日专讯】“一曲渡台歌 两岸客家脉——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联合报道启动仪式近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据悉,此次是海峡两岸广播媒体首次联手深入报道客家历史文化。
此次两岸媒体将沿着客家先人的迁台线路,从“客家祖地”闽西龙岩出发,西进“世界客都”梅州,横跨福建、广东两省七个极具代表性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落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山青松根连根,四海客家心相连。中华文化昭日月,民族精神传万年。”昨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及相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深圳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在悠悠客家山歌声中于保利剧院圆满闭幕,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曹利祥、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中伟等领导与14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昨晚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 通讯员 曾培新 刘对现)12月20日晚,第四届客家文化节闭幕式暨创新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演出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该活动既是为期8天的客家文化节的总结演出,也是对深圳创新客家歌舞艺术的成功展示。据了解,《月照围楼》自12月18日开始连演三场,受到了四千余位观众的赞赏。
作
-
客家文化节开坛讲述深圳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学术讲座之《民俗文化与都市生活》在罗湖外国语学校举行。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廖虹雷深入浅出地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深圳人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存在于都市生活中的深圳民俗文化。
讲座一开始,廖虹雷就问现场观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起‘大鹏鲍
-
海峡两岸客家文艺节目在我市同台演出 乡音乡情歌舞传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曾志明 傅长盛)昨晚,由台 北县客家事务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台办联合主办的“2009客家心?两岸情――龙岩台北一家亲”海峡两岸客家文艺交流联欢晚会在龙岩艺典演剧院举行
-
客家文化与钟理和作品研究
-
作者:官娇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理和 客家文化 硬颈精神 漂泊意识
-
描述:的身份,用文学作媒介为读者呈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让读者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而文学也以客家文化为底色,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本文通过对钟理和作品与客家文化关系的研究,意欲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深厚的内蕴,并把握钟理和作品的审美风格以及其创作因作者的理性自觉而呈现为对客家文化的超越提升,进而促进文学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品格,为钟理和的作品分析研究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客家民系是汉民系的支系,经过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最终入住闽粤赣山区,因此,客家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但在迁徙过程中以及来到入住地后吸收了其它不同质态的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博杂多元的客家文化。由此可见,客家文化的基本品格:适应性变异性品格。除此以外,客家文化也具有二元性品格,如既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放进取的一面。对于客家文化的要素,历来各位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基本观点一致即:浓厚的宗族观念、硬颈精神、和谐观、独特的客家女性意识。除论及客家文化的品格和要素,第一章还阐述钟理和的身份。这是第一章的三个方面内容。 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即钟理和作品思想意蕴中渗透着客家文化的元素及其对客家文化的超越。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论述。第一节是风景的描写。由于客家人集中居住在闽粤赣山区,而山区的主要资源是土地、植物,所以钟理和的风景描写突出了对土地、树木及对绿色的偏爱。第二节是风俗的描绘,主要是招赘婚、结拜同年、客家山歌、同姓不婚、求雨丧葬等仪式,第三节是客家精神,主要是从家园情结、漂泊意识、硬颈精神、独特的客家女、和谐观等方面论述。以上既是对客家文化的具体事象进行介绍评论,也对客家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进行深入挖掘,印证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即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学的生命。而文学对文化还具有超越的功能。所以第四节是论述文学对文化的升华,主要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升华为民族意识、对文化惰性的批判、商业文明的萌芽。前面两者是钟理和作为知识分子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自觉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致,后者是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阐述文化观照下的美学风格。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简练质朴的语言两个方面论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要表现在题材上选用下层人民的庸常小事、平淡人生,人物刻划上作家关注底层的弱势群体并按照生活原有的实际情况地刻划;在意象的选择上选用山区生活中与农耕劳作关系紧密的普通意象;结构上近似平铺直叙,这种创作手法的选用是客家人注重实际生存的文化传统、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对钟理和的创作影响所致。语言也不夸张繁富,这也是因为客家人居住于山区,朴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即以质朴为美,这种审美取向自然引导着作家的审美观。 钟理和先生一度处于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实行殖民主义教育欲消除民族认同、扭曲民族记忆。钟理和对客家民俗的描述有助于恢复民族记忆、加强民族认同;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提倡反共八股文艺,钟理和对客家文化的书写也即是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对主流话语的疏离、抗拒,是对自由意志的有效表达;其时也开始流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它给台湾文坛带来丰富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如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的抬头,钟理和坚持现实义风格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不过,钟理和先生由于处于封闭的山区,山地文化造成作家视野相对狭窄,自传色彩过于鲜明,局限于日常生活的叙写,未能从宏观上把握当时的历史进程,同时文体意识不够自觉。
-
丰湖书院重建宜突出人文内涵可建设客家博物馆,打造西湖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贺伟军
惠州学院老校区搬离原址后,腾空了校舍,市政府准备在原址重建丰湖书院,并广泛向市民征求意见。丰湖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何把丰湖书院合理开发,将其乃至西湖打造成全新的文化休闲娱乐景点,又不失其原有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长期以来,惠州一直是广东客家地区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