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着力构建“文化大县” 依托客家土楼 弘扬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5月19日,笔者在永定县文体局了解到,永定客家土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紧张筹建之中。据了解,该公司将作为文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这是该县积极构建“文化大县”的一个具体事例。
&n bsp; 今年以来,永定县积极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
-
她为客家文化举起指挥棒 ——记“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通讯员 刘永良
连续三个晚上,81岁高龄的“新中国第一女指挥家”郑小瑛健步踏上乐池指挥台,随着她手中的指挥棒高高举起,在欢快的客家山歌音乐声中,福建首部原创歌剧《土楼》在福建大剧院深情演绎。
2000年11月20日,郑小瑛带着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开始讲述独特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文
-
9月7日至10日在龙岩举行 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曾志明)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将于9月7日至10日在龙岩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两岸歌手大聚会、客家歌曲大展演和海峡客家品牌大展示的盛会,整个 大赛规模大、层次高、影响面广。昨日,就目前赛事筹备情况等,记者采访了比赛活动组组长、
-
春临土楼暖人心 ――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永定客家土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们太有福气了。今年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刚到我们这里视察客家土楼,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今天,党中央又为我们送戏来了。”2月23日下午,永定县湖坑镇又一次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中宣部、文化部组织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职员们踏着胡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来到 “永定客家土楼民 俗村”,为客家乡亲送上一台
-
两岸客属雨中共欢庆 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节于“客家祖地”连城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马卡丹 林立中 通讯员 黄水林) 情深深雨蒙蒙。16日晚的“客家祖地”连城县下起了蒙蒙细雨,尽管如此,来自福建、台湾的政府官员、客家文化研究机构代表携两岸万余名客属乡亲齐聚连城县豸前街广场,在漫天烟火和雨水交织中载歌载舞,欢庆第十一届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节开幕,共同掀起客家元宵民俗盛
-
“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新确认 ――评谢重光《客
-
作者:邹文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从何处来”,是谢重光先生十几年来不懈追问的一个客家学核心问题,客家与中原及客地的关系则是其中的焦点。在其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谢教授摆脱时论、推陈出新,提出了“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重要观点。
在致力于科学的客 家学建设中,谢教授一直呼吁要拓展研究领域的宽广度,提倡
-
构建客家“土楼清风” 廉洁文化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客家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胡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更加坚定了我们切实运用好土楼文化遗产,推动“土楼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一、永定客家土楼承载着丰
-
汀州溯源族谱寻根——我市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陈然
“这里收藏的客家族谱是客家人从古至今的源流大全。无论客家人走到了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他流的始终是客家人的血,中华民族的血。所以他总是要寻根的,而这个根就是一种凝聚力、一个纽带,这个根能在哪寻呢?就在族谱里。”近日,国家文化部专家来我市考察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工
-
澳门行·汀州风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刘少雄 文/图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吉祥的雄狮舞起来。
7月25—27日,澳门渔人码头会展中心披上了节日的彩妆,两岸四地客家儿女欢聚于此,叙客家浓情,品特产小吃,赏各地歌舞,襄发展大计……作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新的沟通平台,由超过20个客家社团联手打造的“第二届澳门客家文化
-
为人勤俭 为官廉明 ――客家人的为人为官之道
-
作者:温国能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在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中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深尝风刀霜剑之苦,加上疫疠疾病,或家破人亡,或亲人仳离,在生存斗争中,除了团结互助,甘苦共尝之外,尤其悟出了一个真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勤与俭的精神。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儒家为核 心,而这一批离乡背井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