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60)
期刊(482)
学位论文(185)
会议论文(7)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60)
期刊 (482)
学位论文 (185)
会议论文 (7)
视频 (4)
按年份分组
2014(580)
2013(186)
2012(196)
2011(174)
2010(159)
2009(82)
2008(66)
2007(25)
2006(32)
2004(1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222)
其它(189)
赣南日报(90)
嘉应学院学报(23)
美术界(2)
建筑与设备(1)
语文学刊(1)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1)
广州文艺(1)
实践设计学报(1)
十番锣鼓生“声”不息的客家艺术
作者: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核心阅读]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晚风轻拂下,龙津河水荡漾起阵阵涟漪,也将河畔悠扬丝弦、欢庆鼓点的韵律送进小城居民的耳中。 在清流县龙津河畔的九龙广场,清流县客家十番锣鼓民乐研究会每周一、三、五晚都会集合排练。观赏客家十番锣鼓表演,已成为山城居民傍晚闲暇的
五华老画家温治邦当过中学音乐、美术、物理老师,小学校长,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温治邦和他的版画作品 温治邦的版画作品 【七彩人生】 ●本报记者李少凤特约记者万自明 “刀笔颂神州”,这是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已故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古元生前给我市五华老画家温治邦的题词。日前,温治邦成功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土生土长画家行列中,他是当今唯一成功
客家人的圩日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 □林作尧 在客家民间的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圩”,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圩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圩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带上钱往圩场赶——这叫“赴圩”。买卖双方完成了交易,带着胜
新客家送祝福老客家不吝热情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带有浓郁青海特色的节目让市民大饱眼福。 观众座位不够,市民就站着看。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林旭)12月28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国有文化监督管理办公室主办,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快乐时光——— 青海花儿·唱响惠州”雄越科技花儿艺术团迎新年首场演出
让客家山歌融入都市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昨日,惠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惠阳区民协)成立。该协会是继惠城区、博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之后,我市第三个县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其目的是创新客家文化,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潜质,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 据了解,在此之前,我市惠城区(含仲恺)、博罗县已先后成立民间文艺家协会,惠
以客家精神助推赣州振兴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张惠婷 “这是我第二次来赣州,赣州的客家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客家话,二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精神。”10月10日,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义初说,从中原走出的客家人,保留了河洛文化的遗痕,滋养了自己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精神
央视《客家足迹行》赣州开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青) 6月29日,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开机仪式在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举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王广令在开机仪式上说,将赣州作为国内集中拍摄的起点,是因为客家摇篮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201
《中国客家村居图》长卷即将问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① ② ■全长339米,高0.96米,由客籍画家熊启雄花十年心血创作 ■拟整卷捐给首届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 本报讯(记者钟小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村落研究学者、客籍著名画家熊启雄用十年时间,以闽、粤、赣客家人居住的民居和环境作为表现对象,创作全长339米、高0.96米
忆 中元节:客家人的七月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历7月15(客家地区也有在农历7月12、13、14的)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把它俗称为“七月半”。中元节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农历7月15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盂
“作福”:不亚于过年的客家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习俗] “作福”(有些地方也称“祚福”)之俗早即有之,自古传延,在客家地区尤盛。在梅州,打蘸(集体祭奠神灵)、迎神、庙会、完神等大型且隆重的宗族团体活动,一般均统称为“作福”,意寓祈祷上苍佑护乡民健康平安,安居乐业,家财同兴;村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作福”具有定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