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蓝塘镇客家文化
-
作者:曾焕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农家生活文化体验之旅,专门考察和调研了河源市的客家姓氏宗祠文化和饮食文化。
考察蓝
-
惠州客家文化广场项目启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龚 妍)昨日,我市举行惠州客家文化广场项目启动暨白马批发城营业庆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新林,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敏,老同志张汝荣、陈幼荣、庄志鹏、易敬典,原广东省电子机械工业厅副厅长李易出席活动。黄新林宣布惠州客家文化广场项目启动。
李敏说,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人文理念,
-
钟肇政:台湾客家文学巨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岛闻人]
钟肇政,1925年1月20日出生,台湾小说作家,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龙潭庄字九座寮(今桃园县龙潭乡),祖籍五华。早年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曾任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后任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湾笔会会长、宝岛客家
-
“从小学唱客家山歌乐趣多、好处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黄佳丰
【每周话题】
为培养客家山歌人才、弘扬优秀客家文化,去年8月,我市启动了客家山歌手培养和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作为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报名参加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人数突破800人,
-
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加强交流合作倡议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海峡两岸,躬逢盛世;客家青年,聚首梅州。弘扬客家文化,两岸责无旁贷;共建幸福家园,青年义不容辞。我们倡议:
一、弘扬客家精神,传承昨天之厚重。我们的祖先千年迁徙,成就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客家品质;我们的祖先历尽艰辛,成就了“吃苦耐劳、创业四海”的硬颈精神。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亟待传承
-
闽西客家民俗文化已渐行渐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程 辉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客家传统文化彰显出无穷魅力。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永定土楼、客家山歌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欢快、纯朴的客家民俗文化遗产正离我们渐行渐远
-
阿具客家土菜:“做得最土,吃得最好”
-
作者:刘冬晖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月15日,罗湖区委对面“阿具客家土菜”文锦店新张。千万别小看这土土的客家小馆,这已是河源阿具饮食发展有限公司的第十间店,文锦店是继宝安、罗湖延芳店之后的第三家。而那些已开业的九家可是每一间都门庭若市。什么原因使得第一家客家菜馆得以如此受欢迎?“做得最土,吃得最好”几个字说出了真谛。
“阿具客
-
鑫客家、梦从音响送暖来 爱心热线被打爆,市民积极捐献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送暖进社区”首场活动结束之后,爱心活动并没有结束,这两天,导报的爱心热线继续被打爆,对于献爱心,读者们都十分踊跃,可谓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想送一把轮椅给《一把轮椅用了20多年》里的杜老伯”、“我要捐1000元给骆奶奶!”“我比较忙,可能没有时间亲自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但是我想给需要帮助的人捐一
-
大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冠军黎立志参观大万世居领略浓郁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黎立志(右)与市民亲切合影。
小“粉丝”给黎立志献花。
本报记者 郑俊生 摄
本报讯 记者郑俊生报道:昨日上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冠军黎立志和队友到坪山新区大万世居参观,放松身心,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
黎立志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二年级
-
奔走一月找不到“吹打佬” 南雄民间只剩下不到十队,有着16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支唢呐队需要五个人,一人打鼓,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钹,一人敲锣
羊城晚报记者 李维宁
通讯员 曾令华 摄影报道
大年初四,南雄市江头镇坪岗村的吴石山举行新房入伙仪式,客家人俗称“做圆工”。他想请一班“吹打佬”(客家民乐队)为入伙仪式助兴,但是找遍整个南雄市乡村,要不是人手不齐,要不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4
25
2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