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松口’客家旅游文化长廊”的构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征文”]
丘峰
松口、茶阳与梅江、汀江:“大松口”联动开发模式
众所周知,梅州是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开发山区生态资源,开发梅州的人文资源,发展梅州旅游事业,是梅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发展梅州旅游事业,就要在“大客家”视野下研究、规划、经营和开拓,对振兴梅州经济会起
-
我市举行闽台客家族谱交流活动
-
作者:钟德彪 陈杏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2月18―20日,我市举行闽台客家族谱交流暨宗亲联谊新春恳谈会,闽西客联会领导、市直有关涉台部门负责人,台湾邱、游、练、廖、张、罗、郭、刘、钟等姓氏宗亲代表和台湾“宝岛客家广播电台”、“中国电视公司”等媒体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
闽西客 联会会长曾耀东介绍了龙台客家文化交流和台胞回闽西
-
保护开发名城打造客家首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客家首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开发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名城保护作为历史赋予人大的神圣职责,对名城保护、开发、建设持续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全力推进名城建设取得实效。
2008年,长汀县人大在审议《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客家文博》公开发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由中国客家博物馆主办的2011年第1期《客家文博》正式公开发行,为更好地宣传客家独特的文化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据了解,《客家文博》包括客情传真、客家之光、学术园地、古韵遗风等栏目,其中
-
红都瑞金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红、以古托红”的理想效果。特别是在“古色”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发动募集社会各阶层力量,成功地修复
-
整合资源发展客家旅游 ――访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
-
作者:董静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要充分整合闽粤赣三省的客家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以寻根祭祖、参观客家建筑等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并通过两岸的民间社团交流等形式对接两岸的客家文化资源。”9月10日上午,在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现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大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 大可告诉记者,闽西是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
-
高陂镇将陶瓷项目开发、古镇改造、名人祖居保护与旅游相结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游客体验制作陶艺的乐趣。
本报讯(记者薛凡升特约记者丘佳纳通讯员郭力义)大埔县高陂镇依托传统的手工制瓷、特色的民俗风情(老街骑楼群)和名人名居等项目,开发独具魅力的古镇风情体验式
-
让客家古村落在保护性开发中焕发生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评论员
建筑被称为无声的历史语言,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以围龙屋为主的客家民居经典建筑广泛分布于梅州各个古老村落,以大量活化的建筑遗存惊艳于世界。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择梅州市举行,彰显我市古村落蕴含的人文资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开展古村落保护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的
-
市直人大代表视察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开发工作时建议 深掘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实习记者侯慧妮通讯员罗小丰)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黎健平率领市直人大代表科教文卫专业小组,到梅县雁洋镇桥溪村视察,并就我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开发工作情况召开座谈会。
据了解,自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