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客都美景品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博物馆地标围屋展厅里的围屋造型引来游客围观。
众多游客冒雨到客天下客家小镇游玩。
游客放松心情尽情游玩。(高讯摄)
[五一七天游]
本报记者郑炜梅
昨日,天空中飘起了小雨,但游客们出游热情依旧高涨。记者在我市各个旅游景点看到,原汁原味展现客家文化的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
客家文化风情万种
上
-
客家古围屋的大观园
-
作者:伍世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十厅九井”的南华又庐坐落在侨乡村的田野中,鼎盛时这里有数百人居住。CFP供图
梅州
侨乡村
位于梅州麓湖山脚下的侨乡村,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古老村庄。她沿着弯弯曲曲的侨乡河逶迤而建,民风淳朴、景色秀美,无处不在的客家遗风则诉说着这里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古村志
侨乡村被誉为“客家世界第一
-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宗申
-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第十七屆世界客屬石壁祭祖大典十六日在“客家祖地”寧化舉行。這是祭祖人員正在給參加謁祖的海內外客屬鄕親撒米祝福。(中新社)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
-
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淑敏
社会管理的目的,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时期整合客家文化资源,找准客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与现代文明契合之处,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
1.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重视人的需求是根本。
(1)了解新时期人民诉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大山深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申报“广东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昨日获悉,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广东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
深藏山中鲜为人知
环抱在群山丛中的梅县水车镇茶山村是一个只有80多户、常住人口300多人的小山村,在这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山
-
客家土楼赋
-
作者:谢仲青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泱泱华夏,巍巍土楼。历千载风雨而不衰,卧万重闽山显风流。客惊鬼斧神工。世疑海市蜃楼。观初溪,游洪坑,走高头;奔南溪,登岩太,眺龙湖。瑰丽风光,一时美不胜收;客海往事,万点皆注心头。昔我中原客家先民,筚路蓝缕,万水千山。避战乱,渡黄河,越长江,过汀江。播迁繁衍,开花散叶,遂 展客家文脉;薪火相传,生
-
话说客家石桅杆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
浓缩客家歌舞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月照围楼》剧照
“深圳制造”新编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继去年“创意十二月”期间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三场之后,将于今日和大年初三的下午4时在深圳卫视公共频道播出。
据介绍,《月照围楼》把“客家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追求传统剧目的戏剧冲突情节,而是以主人公追忆往事为导引,在艺术形式
-
客家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常霏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
上页
1
2
3
...
6
7
8
...
21
22
2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