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
首个客家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品牌诞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2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局共同主办,梅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高峰论坛在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举行。三省旅游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聚首一堂,就共同打造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品牌建言献策。在此次高峰论坛会上,三省共同发布了粤赣闽“千里
-
试论三明客家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俊 生 树 钰 允 武
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原省委副书记林开钦同志的最新专著《论汉族客家民系》(以下简称《论民系》)是客家研究的一部力作。最近,我们又对这本专著进行了认真学习,觉得专著立意高远、视角独到,导语开宗明义点出了“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研读这本《论民系》,再
-
客家平伙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平伙宴是普遍流存于客家地区民间的一种颇具特色的饮食习俗,方言称之为“打平伙”,闽西、赣南客家人称之为“打斗伍”,粤东客家人叫做“打斗四”或“打斗八”,在台湾客家地区叫做“打斗叙”。这是民间自愿凑份子聚餐的一种形式。朋友相聚,农闲时节,该种的种了,该收的收了,囊中又有点闲钱,便邀集起来聚餐,一饱口福,
-
客家文化的“脚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桐油灯
□卢策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客家人的文化生活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地淘汰陈旧、落伍的东西。但是,在记忆的深处,始终会留下其深深的文化“脚印”。下面几种文化现象,就是其丰富的文化生活中的一鳞片爪。
油纸
还在尼龙纸和塑料制品未曾
-
赣州客家米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打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妇女年关时的必修课。
游客在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体验打黄元米馃的乐趣。
【特产】
年关将近,便到了打黄元米馃(类似梅州客家人的“黄粄”)的时候了。赣州农村里的石臼被妇女们清洗得干干净净,打米馃的木梓棍解禁下楼,灌木灰制成的金黄色碱水也储在缸里,打米馃的前奏由此开始。
接下来的蒸
-
客家狂欢闹元宵
-
作者: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舞龙灯
客家打船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值百花盛开的季节。赏花、挂灯笼、闹花灯等民俗都极具狂欢的色彩。
就闹花灯,别的地方大都只一天,闽西地区一般为三天,而在闽粤赣边交界处的武平中山镇却整整七天――正月十三上灯,一直闹到正月十九,不醉不罢休。闹灯时,主人
-
客家风雅聚古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不止一次在青山绿水之间,聆听古村讲述客家特有的风雅。
我曾经走进一座座古村,那耸立青山环护村落的古塔,那飞檐翘角木石争奇的座座祠宇,那鹅卵石密布随坡弯曲的一条条古街,还有那精雕细刻风雅标举的若干牌坊,充分显露着客家古村的共性和个性。
走在村落遍布鹅卵石的路面,轻轻叨念着古村的名字,千年的时光从
-
龙年品客家“龙”菜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而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是龙的传人,他们不仅传承了龙的精神,而且还创造了有关“龙”的美味佳肴,在博大精深的客家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笔者走南闯北,品尝了不少“龙”菜,诸如湖南的“子龙脱袍”、四川的“龙眼鳝鱼”、广东的“龙虎凤大会
-
你的风情我眼中的风景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五龙客家风情园一角。(资料图)
五龙湖天然游泳场。(资料图)
远眺五龙客家风情园。(资料图)
去过很多地方,大城市、小乡镇四处跑,但离开之后却大多没有什么印象,因为总是来去匆匆,总是有各种目的和任务。期待一次轻松自在的旅行,无需车马劳顿,却可亲近山水,还可感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