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名考生入围录取名单 连城定向培养客家木偶艺术非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罗展阳)“我们的客家木偶艺术有传后人了!”7日,连城县文化馆馆长、当代木偶艺术大师李明卿高兴地对笔者说。当日,由连城县木偶剧团和市艺术学校联合办学招生考试的考场上,来自全县33名学生经过专业艺术面试的激烈角逐,10名考试合格的群文中专考生正式入围录取名单。
连城提线木偶艺术的汉剧
-
花都红山乡村驿站完工首届客家文化欢乐节下月初举行
-
作者:黄少宏 王建锾 姚日文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 通讯员/王建锾 姚日文)三月三,到红山村游绿道、赏油菜花。记者昨日获悉,2012年梯面油菜花节、首届客家文化欢乐节、“美丽乡村”计划启动仪式,将于3月3日在花都红山村举行。据了解,活动时间将持续一周,届时游客可在此品尝客家美食、观看山歌表演。
此外,由花都区城市管理局投
-
看坪山新貌品客家文化70余名港澳学子到新区体验大运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通讯员胡子亚、钟柳青报道:8月17日下午,坪山办事处大万世居迎来了一批特殊游客,他们就是“港澳学子青春飞扬大运行”夏令营的营员们。“大万世居恢宏的气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看到华丽蝶变后的大万世居,港澳学子们表示出了浓厚兴趣。
据介绍,此次新区夏令营活动由市侨联主办、
-
梅城市民假期纷纷到户外休闲游玩,不少游客来梅体验客家端午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节日期间,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公园学习创作沙画。(宋健军摄)
▲户外活动的小朋友们正在为自己喜爱的工艺品——石膏小动物上色。(宋健军摄)
本报讯昨日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梅城街头、公园、超市和部分景区除了吃粽子纪念端午节外,到
-
造型独特的民居建筑群 地处梅江区三角镇约亭村,村内环境优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一特]
叶清贤刘瑞敏曾万水
约亭村极具客家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群。
方形化胎后枕的“七贤居”。
四点金的“永鑫庐”。
加层走马楼“诚创庐”。
梅江区三角镇约亭村地处梅州城区南郊。300多年前,刘、丘、叶三族联袂来到一个叫约亭岗的地方。刘母为丘氏,丘
-
客家之镇麒麟拜年 麒麟脚踏之处来年定必风调雨顺,东莞樟木头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麒麟在一大型商场拜年
羊城晚报东莞讯 记者谢颖、通讯员李远球摄影报道:2月4日年初二下午,樟木头镇西城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原来,来自该镇九个社区的十几条麒麟齐聚,开始了麒麟拜年活动。
当天下午,十几条麒麟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应邀前往樟木头镇天一城商场、新都会酒店等商贸饮食娱乐场所舞麒麟拜年,所到之
-
梅州雁洋镇桥溪村:再现客家建筑古韵
-
作者:范琛 袁丁 柯鸿海 翁尚华 许国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市梅县雁洋镇桥溪村民居。资料图片
从梅州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驱车入山,盘旋走过一段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约十分钟光景,就到达桥溪古韵景区。
据了解,桥溪村是梅州东北部雁洋镇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广东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庄四面环山,不少客家古建筑坐落其中,极少有游人打扰
-
新会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外景。仅存的泥砖屋尤显珍贵,成为客家村的象征。
周运娇见证了客家村的沧桑巨变
外来媳妇中的佼佼者——李兴琼正在劳作
【天下客】
有句俗语说 ,有泥砖屋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同和村、会城绿护屏村都有很多客家人建造的泥砖屋,可以
-
“故纸堆”事关客家文化传承 ——梅州地方历史文献保护与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人员在整理珍贵文献。(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刘奕宏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梅州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上千年的客家历史文化传统,曾经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由此留下汗牛充栋的翰墨和著作,有力地延续和丰富了客家人文精神的内涵。明清以来,客家先贤留下繁富的地方历
-
“故纸堆”事关客家文化传承 ——梅州地方历史文献保护与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人员在整理珍贵文献。(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刘奕宏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梅州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上千年的客家历史文化传统,曾经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由此留下汗牛充栋的翰墨和著作,有力地延续和丰富了客家人文精神的内涵。明清以来,客家先贤留下繁富的地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