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志清 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二水环抱,在古城南边的城墙没有拆时,城墙外又有护城河护体,赣州城可以说是三面环水,北临赣江。如果您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赣州古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上,南门是巨龟的头部,北门是巨龟的尾部,因此北门外的、八境台西北一大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赣州的城市文化史,开端于龟角
乳源客家村当刂猪过小年
作者:卜瑜 曹菁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猪肉出锅。 “当刂猪宴”。 清远农村炸“糖花”过小年。 新春走基层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记者在粤北高寒山区感受别样“年味” 本报韶关讯(记者卜瑜 通讯员蔡明清摄影报道)昨日是农历小年,也是位于粤北高寒山区的山民们称之为“年关”的喜庆日子。为了庆祝小
海峡两岸客家青年祖地寻根觅“佳缘”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记者 燕子 许巧娜/文 黄少毅 陆军航/图)挥别了冠豸山和石门湖,带着连城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客家好爱你”文化之旅昨天移师长汀。在这座古韵悠长的“客家首府”,两岸的单身男女们除了发思古之幽情外,也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参加牵手活动。 长汀古称汀州,作为以客家先民为主设置的
打造维系客家移民新生代的情感纽带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志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 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客家华侨的回归故里,投资创业,必然带来在居住国形成的海外客家文化,这是一种融入了客家华侨居住国文化元素的新客家文化。它伴随客家华侨的资金和技术向祖籍国的流动,必然对祖籍国的客家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促使祖籍国客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移民与其新
客地特写:以油纸伞为代表的客家风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学者们在美浓 无烟囱的美浓,手工艺极负盛名,其最为“光彩夺目”的客家风华是油纸伞。 对客家人而言,油纸伞除了遮阳挡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伞面张开后呈圆形,有“圆满”、“缘分”的涵意;“油纸伞”中的“油”,用客家话读来极像“有”字;“纸”与
高起点建设叶帅故园高水平打造客家名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关于“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和“富规划、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6日至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江南新城、丰顺新区、雁洋综合服务区、嘉应歌剧院等重点项目规划方案评审会。 26日上午,首先举行雁洋综合服务区规划方案评审会。市委书记朱泽君指出,雁洋片区
用文化艺术构筑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社论] 金风送爽,梅水含情,大地飞歌。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中,万众瞩目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昨晚那一曲饱含深情、万众响应的《我唱山歌等你来》,那一台激情
探究平远松溪—— 千年客家“盐米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良凤老人向笔者介绍古道情况。 福建下坝乡盐馆旧址 【梅州古韵】 这两年,随着平远松溪河景区的声名鹊起,景区内的“红军路”被越来越多人熟悉。最近,记者探秘获悉,此路还是当年连接江西、福建“盐上米下”转口贸易的古驿道 ●特约记者朱双玲 远方的脚步渐渐响起,一支
正能量!最美客家妹扶起六旬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王玉婷 路遇摔倒老人,扶不扶?20岁梅州女孩邓佳莹以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为世间更添一份正能量,堪称“最美客家妹”! ◆事件回放 人来人往中,唯有她相助 60岁的詹伯告诉记者,3月9日晚上8点多,他骑摩托车从月梅往五洲城方向回家。走在东厢路段(月梅邮政局对面)时,突
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今天在世界客都、叶帅故园——广东梅州隆重开幕,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梅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