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在深山古村里的收藏家家境并不富裕的张炳辉为“收藏客家人的
-
作者:黄蔚山 吴增贤 饶延志 朱日晖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炳辉展示他的宝贝
琳琅满目的藏品
两层高的楼房里,墙上挂满了旧的字画、壁挂、服饰、钟表等,地上则堆满了像章、古家具、瓷器、铜器……这不是博物馆,而是粤闽交界的梅县深山古村落桃尧镇桃源村一位普普通通农民张炳辉的家。26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粤闽赣三省,收集了5万多件物品,
-
坪山金沙社区有两座建于清朝的大型围屋,但因土地整备,政府有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昨日拍摄的青排世居。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摄
破旧的青排世居依然有着昔日的不凡气度。这是记者昨天拍到的情景。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摄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坪山新区坑梓金沙社区青排居民小组老屋一巷八号,有座建于清代早期的客家民宅——青排世居,因背靠青排
-
客家婚嫁“四部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家族祖祠婚礼喜宴
哭嫁
客家花轿
○阳春 尚守庆
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演变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客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婚礼虽然繁简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郑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
-
客家桐花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桐花绿意葱茏,繁花似雪,成为客家人的精神意象。 董茂慧 摄
□ 宋客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绿意葱茏。放眼望去,满是梦想。
暮春时节,南中国的丘陵山地,满山满谷满坡的桐树绽放着洁白的花朵。春风微熙,高天流云,青翠肥硕的叶片波涛汹涌,喧虺了整个森林;春天雨水多,淅淅沥沥的雨丝飘在山谷,打在绿
-
英雄客家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霞 摄
陈留弟
离兴国县城大约七里,有一座古村,村头的右边是蜿蜒连绵的山峦,远远望去影影绰绰。左边是一条叫水的大河,河水有节奏地拍打着堤岸,飞溅起串串晶莹的水珠。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村口码头上,十八级红石台阶从岸上铺展到河面。山水环抱的村庄中,散布着十八口池塘,或大或小,或圆或扁。
十八级
-
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坊洪
上犹客家人凡华厦落成,皆举族庆贺,屋主大门上端(当地人称之为“月印”)镶嵌的门匾更是令本族人雀跃腾欢,视作光宗耀祖的一大亮点。这种民居文化很独特且具很深的意蕴。近年来,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已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历史上的晋朝最讲究门阀等级观念,大姓望族
-
客家下南洋 挥泪第一站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
-
客家先民情怀的演义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开顺
著名客家研究专家、宁化刘善群先生的长篇电视小说《客家葛藤坑》,最近由海风出版社出版,中央电视台已经委托知名编剧赵爱斌先生改编为30集电视连续剧,今年八月将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宁化开机拍摄,目的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出演女一号的将是一位当红著名女明星。今年元宵节前夜,我与同事蔡登秋先生冒着料峭
-
客家民谣唱时代新曲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金曲》专辑封面。(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这是一张酝酿了两年的专辑,我们邀请了陈小奇、蒋开儒、饶荣发、姚峰等著名词曲创作家,把客家山歌和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到一起,就成了这张专辑。”昨日下午,谈起刚刚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客家金曲》音乐专辑,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
-
梅州“客家大嫂”走俏深圳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回家过年的钟点工还没回来,如果有新人我们会联系您。”深圳中家家政公司业务总监艾小雄一边忙着给客户回电,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尽管春节期间我们推出了200多名,但过节到现在,依然供不应求。由于钟点工严重短缺,工资比以前高出不少。”
有特长钟点工受欢迎
“我们将‘客家大嫂’当成品牌来做。中家家政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