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儿歌两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儿童变得口齿流利,不重舌不结舌。下举两例以说明。
一
蔗姑子咋咋,担水淋蔗。淋蔗肚
-
客家新故事 朴素的愿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令洋
暮色时分,我走进村尾许阿婆的家,将其亲戚托我捎的东西交给她。寒暄正酣,门口闪进一人,提着个沉甸甸的篮子。定睛一看,是村口的庆云婶。跟我打过招呼,庆云婶冲许阿婆道:“老嫂子,吃饭没?给你送上点番薯尝尝鲜,下午地里新挖的。”许阿婆脸上绽开朵金黄的秋菊,说:“又送东西来啦,不怕人家吃掉牙齿!”“
-
客家谚语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
-
客家首府的红色经典与浪漫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母亲河”汀江边上,闽赣两省交界处,古称汀州、被誉为“客家首府”的福建长汀城,已走过了千年的岁月。而在近百年间,诸多“红色”旧址更为这座名城增添了特殊的色彩。
在这座不大的城中,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革命旧址有6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
-
客家赣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
清丽的月光下,辛弃疾乘着一片诗歌的风帆
作别战场的硝烟,弹奏着赣江隐约的琴弦
在相思辽阔的赣州,对酒当歌
千年吟诵,却不舍对赣州千年不改的眷恋……
又见苏轼、朱熹、周敦颐和王阳明……
携带着美酒、诗篇,回眸驻足
欲言又止,久久不肯离去——
那些名扬史册的“风流之士”,承载着
桑
-
趣谈客家妇女的“银簪”(民俗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居住在以上诸地区的客家人,又多数来自于远古时代北方民族人的繁衍与生息。古时候,由于战乱频繁,为求生存,不少北方的各姓族人纷纷辗转迁移到南方避难。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中原大地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先后出现了两次大批移民南迁高
-
新春趣味游园留深客乐赏客家年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醒狮拜年吸引众多来深建设者观看。通讯员供图
本期圈地
坑梓社区
●地处坑梓办事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的中心区,是坑梓办事处最为繁华的街区。
●社区先后被国家、省、市、区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宜居社区”等荣誉称号。
醒狮舞麒麟、趣味游戏……大年初一上午,坑梓文化广场人潮涌动
-
“匟床”与起床
-
作者:丘桂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
起床,客家人叫作“匟床”,“匟”读作hòng(音项)。这种叫法也别具一格,究其来由,乃是古义之引申以及语言避讳的结果。
匟,【篇海】口浪切。匟牀,坐牀也。“牀”俗作床,古时亦指组合的家具,可供坐卧之用,如唐·元稹《夜坐》诗:“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卧满牀。”另外,“牀”也指坐卧之状,
-
品味人:Jimmy,客家之子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Jimmy Choo,不姓黃,姓周。
馬來西亞檳城華僑子弟。檳城多福建人,一直誤會,原來他的祖籍梅縣,正宗客家。
這次香港設計中心搞得有聲有色的BODW(香港設計營商周2006)請了這位英國華人之光,著名鞋子設計師參與(在下被分配與Jimmy及工業設計師陳瑞麟同組,共同與聽眾分享設計心得)。
-
浓郁客家特色让他们脱颖而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细哥细妹组合在年分赛上配合默契(图片由中央电视台提供)
●本报记者 李少凤
昨晚,来自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细哥细妹组合在《星光大道》第四场年分赛上经过层层挑战,凭借富有浓郁客家特色的节目、细腻传神的演绎和青春靓丽的外形,顺利登上第四场年分赛冠军宝座。
在昨晚年分赛闪亮登场、才艺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