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人語: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負盛名,譽滿天下,被國家評為山歌藝術之鄉。客家山歌源遠流長,傳唱於嶺崗山坳,不管田頭地尾、村頭巷尾、村
-
馬英九積極搶攻客家票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馬英九十五日前往王朝酒店出席“全 球客家懇親大會”開幕典禮,致詞時以 客家語吟唱詩歌。(中央社)
全球客家懇親大會上秀客語談政策
馬英九積極搶攻客家票
【香港中通社十五日電】綜合台北消息:二○一二大選迫近,最近“雙英”聚焦搶拼客家票,尤其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上周一連多日深入台三線客
-
淡水老街茶果香客家美味代代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荣平(右)制作的糍粑颇受街坊青睐。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客家茶果是一种传统美食,品种繁多,有糍粑、萝卜粄、艾粄、糖环、油角等不下十种。淡水居民以客家人为主,淡水老街的茶果远近闻名。张荣平在淡水老街开茶果店已有20年,“张阿姨”牌茶果成为街坊们茶余饭后的解馋糕点,
-
洛带古镇:西蜀客家第一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建珍 洛带,是“落带”的谐音。洛带古镇,即“落带古镇”。在古镇的一端门楼上刻着“甑子场”,另一端牌坊上刻着“落带古镇”。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甑子场”是洛带古镇的原名。“甑子场”前有个八角井,据说当年蜀国太子刘阿斗游玩甑子场,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
-
建设文化强省访谈录(一)弘扬客家民乐丰富社区文化——访连城
-
作者:陈丹罗展阳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沈俊组织的客家民乐团正在表演。
在连城县实验小学旁“艺海”音乐培训中心门口,每逢周四、周日晚上,一群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客家民俗乐团在这里吹拉弹唱,常常吸引来上百群众加入,一起吟唱。
记者:沈老师,作为这个客家民俗乐团的组织者,您能谈谈为什么会萌发创办乐团的想法吗?
沈俊:我出生于连城
-
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 如何从“三来一补”
-
作者:李春暐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上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淹没了炮楼的地下几层,也造成了一处壮观的水上炮楼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 东莞炮楼期待城市游客的发现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本报讯记者李春暐报道:“省政府的智囊提建议来啦!”昨天,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华南理工大学客
-
归侨家国情怀 筑起晶莹丰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全貌
祥辉楼过道走廊
祥辉楼主人、爱国侨领朱祥辉
【围龙故事】
朱紫球
导读:沿着s224线,来到丰顺县黄金镇遍沙村段,会看到一座鹤立鸡群、别具风格的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在这座虽然留下残缺与遗憾的古民居身上,却闪耀着一连串深邃且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楼的主人是一位爱国爱乡的丰顺
-
苏花公路灾变第八日 24名失踪者依然杳无音信 回家陆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搜救员27日在苏花公里寻获的物品被送至宜兰运动公园。中央社
赴台寻亲的创意旅行社失踪陆客团家属27日前往苏花公路灾区,进行祈福,并哭喊亲人的名字。中央社
台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右)27日接见大陆海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左)。中央社
台湾苏花灾变搜救28日进入第八天,各搜救机
-
试论三元区客家源流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奕杰
三元区(下简称三元)在商周时属七闽地。七闽地上居住着闽族部落。春秋战国时,北方的越国入闽,建闽越国。闽族和越族融合,成闽越族。闽越国上居住着古代闽越、东越、南越等土著民族。此时三元包含在闽越国之内。中原民族南迁后,当地闽越土著居民一部分与中原民族融合,一部分躲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保留
-
石城古邑:千年古道上的“客家摇篮”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东门门楼全景。 温礼明 摄
市民在修缮后的古城墙上休闲娱乐。(资料图片)
有着150余年历史的桂花屋。如今,修葺一新的桂花屋与周边的客家民居风格新建筑相互映衬,和谐共存。(资料图片)
修复一新的旭华门门楼一角。(资料图片)
晨光中的宝福院塔。 温礼明 摄
○赖於艳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