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会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外景。仅存的泥砖屋尤显珍贵,成为客家村的象征。
周运娇见证了客家村的沧桑巨变
外来媳妇中的佼佼者——李兴琼正在劳作
【天下客】
有句俗语说 ,有泥砖屋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同和村、会城绿护屏村都有很多客家人建造的泥砖屋,可以
-
客家规劝类民歌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宁江炳
在丰富的客家传统民歌中,有不少是“规劝”人们弃恶从善、行为检点,包括劝人夫妻恩爱、孝敬父亲、疼爱子女、兄弟和睦、勤劳持家等。这类民歌的内容符合大众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也表现出客家民间艺人令人叹服的艺术才能。客家脍炙人口的规劝类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的珍品,按内容分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
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牌匾。 记者何敏 摄
宁都桥梆灯记者何敏 摄
□廖海峰杨伟辉特约记者许万里
【这里,是早期客家摇篮,中原汉族先民从遥远的故园携文明成果与文化习俗在这里繁衍生息,强大的文化传承性、包容性,使得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这里,宛如一个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文
-
客家医药给健康把脉为百姓造福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正在钻研古籍医书。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典藏医学古籍。
张鸣文/图
上犹县客家医药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
-
十番锣鼓生“声”不息的客家艺术
-
作者: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核心阅读]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晚风轻拂下,龙津河水荡漾起阵阵涟漪,也将河畔悠扬丝弦、欢庆鼓点的韵律送进小城居民的耳中。
在清流县龙津河畔的九龙广场,清流县客家十番锣鼓民乐研究会每周一、三、五晚都会集合排练。观赏客家十番锣鼓表演,已成为山城居民傍晚闲暇的
-
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昨日隆重开幕 联情两岸 凝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陈发胜) 浓浓海峡情,深深客家缘。昨日上午,龙岩人民会堂内高朋满座,乡音乡情浓郁。由龙岩市政府、福建省台办、福建省文化厅、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张健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 炎主持论坛开幕式。
第九届、第十届
-
五华老画家温治邦当过中学音乐、美术、物理老师,小学校长,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温治邦和他的版画作品
温治邦的版画作品
【七彩人生】
●本报记者李少凤特约记者万自明
“刀笔颂神州”,这是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已故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古元生前给我市五华老画家温治邦的题词。日前,温治邦成功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土生土长画家行列中,他是当今唯一成功
-
两岸名厨同台竞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江瑾 通讯员 黄水林 李绍炜 陈析兴) 金秋连城再相聚,两岸名厨竞风流。昨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龙岩市旅游局、连城县人民政府主办,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在连城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海峡两岸160多名烹饪高手将轮流披挂上阵,上演厨艺巅峰对决
-
(男人表情)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較集中的傳播區主要有粵東北的梅州、興寧、蕉嶺、五華、大埔;贛南的萬安、遂川、興國、瑞金;閩西的寧化、長汀、龍岩、上杭等。我在閩西的日子裏,就接觸過不少的客家山歌。不過,由於那個特殊的年代,傳統的客家山歌形式雖然不變,卻是裝進了不同的內容。
所謂山歌,當然先是山區人民的謳歌,然後
-
客家人的圩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林作尧
在客家民间的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圩”,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圩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圩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带上钱往圩场赶——这叫“赴圩”。买卖双方完成了交易,带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