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21)
报纸(852)
学位论文(337)
图书(148)
会议论文(41)
视频(17)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221)
报纸 (852)
学位论文 (337)
图书 (148)
会议论文 (41)
视频 (17)
按年份分组
2015(17)
2014(1463)
2013(184)
2009(83)
2008(104)
2007(66)
2004(14)
2002(4)
2001(5)
200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9)
方言(65)
牡丹江大学学报(7)
语文建设(4)
南方建筑(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刍议客家家教文化与廉洁思想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州市纪委常委郑安仪 客家家教文化习惯以客家谚语、讲故事、讲道理和以身示教等形式传授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廉洁思想,客家人“节俭家教、酬勤家教、抑贪家教”特点中的廉洁思想尤为值得挖掘和发扬光大。 客家家教中注重把“节流开源”的节俭作用放在首位,认为节俭与廉洁思想有内在联系,大多数节俭的人贪欲较小。节俭
陈建青到工商部门调研时强调努力做好“两建”工作 结合客家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遐昶通讯员杨静张凯)日前,副市长陈建青到市工商局调研“三打两建”工作,充分肯定工商部门在前期“三打”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努力,为下一步的“两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指出,在接下来的由工商部门牵头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中,要结合客家文化特色做到“周密可行、科学创新”。 在听取了市工商局
梅州的客家梯田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的客家梯田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梯田文化遍布并随客家外迁而扩展显然是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梯田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质成为梅州客家山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被记入地方文献中。 正如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客家山区多梯田,层层叠叠叠上天;云间添上泥砖屋,再搭草棚傍溪边。 梯田因其主要
深圳东国际旅游区,探寻两千载客家文化
作者:李丹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600多年的平海古城,展示出深圳东国际旅游区所独具的文化优势。 深圳东古民居。 平海湾全景。 天后宫。 在深东国际旅游区,不仅有因“天赐白沙堤”
形神见大美 ———永定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承启楼 承启楼内景 福裕楼 图文/景区提供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千姿百态、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的功能,而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一卷卷散布田野间的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4000多年前,中国中原一带的古人已
两岸客家同根同源,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刘奕宏李锦让 作为近半台湾客家籍同胞的祖籍地,梅州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历史底蕴,而台湾客属同胞又有着很浓的客家情怀。两地同根同脉的文化情愫,是两岸同胞不可分割的心灵见证和沟通纽带之一,自1987年两岸恢复交流的20多年里,特别是近年来扮演着积极的“桥梁”作用。  悠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1
体现学术之“预流”坚持独立之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重光在讲学 谢重光的客家学研究部分著作 【名家重磅】 作者简介:谢重光,1947年生,福建武平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北师大历史学博士。曾任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际客家学会理事、
客家围屋凉帽登上文艺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凉帽走上舞台。 周春庭(左一)指导演员排练。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演员表演 《围屋恋歌》。(翻拍) 本组图片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魏云鹤摄 演员们排练小品《山村小诊所》。 围屋、古井;娘酒、凉帽;梅菜、荔枝……这些惠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经过艺术手法的挖掘和包装,全都搬上了文艺舞台,升华为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08年3月24日,在解放思想大潮中,梅州成功召开了一场让全广东感到震撼的“绿色崛起”高峰论坛,在专家、学者、传媒的共同努力之下,绿色的经济生态,绿色的政治生态,绿色的文化生态,绿色的社会生态成为论坛最热议的话题,一时间,梅州山区被浓郁的绿色崛起氛围沾染得春意盎然。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这次高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