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深处暗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朱迪光、饶延志、何碧帆
记者昨从梅县文化广电局获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嘉应学院师生的帮助下,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目前申报材料已通过梅县建设和文
-
永定客家博览园建设进度加快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 卢基莹)省级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永定客家博览园建设进度加快。据项目建设协调办介绍,目前已完成投资1.1亿元,标志性建筑客家文化博物院和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进入内装修和展陈工程建设,计划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
客家博览园位于永定县城东部的城郊乡东溪村,背山面水,规划占地1576亩
-
树荫下品客家美味 吃在淡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药材炖鸡滋补又美味。
看惯了大酒楼的精雕细刻,吃惯了大饭店的“快餐式”制造,有时需要一种纯朴的“农家风味”。最“土”的烹饪方式、最地道的客家原材料,也许就是最绝妙最合胃口的饭菜。在大亚湾澳头办事处黄鱼涌格木洞,有一间银岭美食园饭店,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华丽的包房,几个凉亭依山而建,几张圆桌掩映
-
黄埔一客家菜馆起火
-
作者:周浩杰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过火面积约200平方米 未造成人员伤亡
本报讯 (记者周浩杰)昨日清晨,广州市黄埔区一家客家菜馆起火。四五辆消防车到场扑救。火灾没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尚在调查当中。
事发地点是广州市黄埔区丰乐北路28-30号的一家客家土菜馆,菜馆由3个铺位连通,分上下两层,首层为大厅,二层为包厢。清晨6时
-
龙南三大客家围屋
-
作者:张伟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西省最南端的龙南县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围屋”顾名思义即是围起来的屋子,像一个大院子。和其它院子不同,客家围屋的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墙,又是防御墙。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多、规模大、风格全、保存完好。$$龙南最有名的客家围
-
1: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天下婚礼殿堂(薛欣摄)
蓝天下的雁鸣湖。(无须豆蔻摄)
客天下,一切为了公主与王子的浪漫邂逅!这座童话般的城堡,这是为酝酿公主与王子的浪漫邂逅而准备的。正所谓野有蔓草,零露漙 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让公主与王子去体验浪漫吧!(旅游名博—薛欣)
参观完国
-
古色古香“桃源村”书香墨韵展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陈遥 通讯员林素珠)与其说是生态园,不如说是“桃源村”,昨日,记者走进刚开幕的文博会分会场甘坑客家小镇,第一感觉就和当年陶渊明误闯桃源村一般,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之地。原生态田园、原生态建筑,以及融入其中的传统客家文化气
息,今年甘坑分会场的活动也贯穿着浓浓客家味、怀旧
-
“客家美食 味蕾享受”之大埔小吃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小吃吸引着众多游客。
编者按
大埔县是“中国小吃名县”,素有“客家美食之都”的美誉,这里的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据不完全统计,大埔长期以来保留的特色小吃有200多种。为了更亲近大埔的特色小吃,了解客家民俗风情,近日,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还亲自来到大埔花萼楼拍摄。
现特将大埔具有代表
-
选用老家的乡土食材才是对客家菜的尊重
-
作者:韩志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万绿湖的鱼,味道十分鲜美
“吃货团”第十一期
新德源客家酒楼
地址:光明办事处圳美社区凤新路旁(邻近京林酒店、社康中心)
简介:主打客家菜,食材大多从广东河源等地乡村带来,只求做最原生态的客家风味。
客家猪肉清汤,骨子里的家乡味
说到炖汤,广东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庭烹饪,家中老母亲或爱妻一边耐心煲汤
-
特色民居客家围龙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围龙屋敦裕堂
建造于1803年的平远东石丰泰堂
围龙屋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梅州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上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