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713)
期刊(4506)
学位论文(1030)
会议论文(119)
视频(91)
图书(34)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713)
期刊 (4506)
学位论文 (1030)
会议论文 (119)
视频 (91)
图书 (34)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91)
2014(5340)
2013(987)
2012(964)
2011(931)
2009(425)
2008(389)
2007(240)
2005(56)
1991(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334)
其它(1138)
南方都市报(247)
客家研究辑刊(24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39)
寻根(11)
地方文化研究(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建筑技艺(1)
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作者:梁锦梅  来源:第七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青岛·崂山旅游文化研讨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客家人世袭聚居地。这里,山水相连,风光旖旎,历史悠久,风情纯朴。在这块古老的客家土地上,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客家历史文化,客家风土人情。尤其是那富传奇色彩的客家民居,使多少游客流连忘返。
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
作者:刘淼水  来源:《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梅州客家人具勤劳、朴实、好学、文明的美德。400多万的客家人长期在梅州的生息繁衍过程中,很注重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其中女子教育也比较发达。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梅州客家先民中不少家族是从黄河流
传承发展客家山歌之我见
作者:汤明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小时开始学山歌,从此跳入山歌河。创作演唱不间断,调查研究细啄磨。俗说话:船到桥头总是直,弓开箭出不回头。我从事山歌事业,由学生时代开始到现在已五十多年了,我视山歌为生命,一生心血结成歌,这里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传承发展
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
作者:江盈盈 贾倍思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系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的分析,以及若干个具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和围屋群落与徽州民居和村落进行比较,说明在相似的外部客观条件下,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两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围屋建筑和村落建筑。
客家惭愧祖师神像造型粤东闽西至台湾的转变
作者:王志文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善目佛教高僧神尊造型;相反,台湾所看到的惭愧祖师造型,却是:“头戴王爷冠,身着文武装,跣足坐王位。举剑斩魍魉。”这样杀气腾腾的武将造型,实在无法与祖师公联想在一起。这其中许多未解的谜,等待我们去
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
作者:庄英章  来源:首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客家研究的回顾客家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以罗香林(1933)的研究为代表,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方文化与族群认同研究风气之兴盛,而格外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关客家研究单位亦相继成立,几次客家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更突显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
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
作者:钟俊昆  来源: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学地理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介于文化地理学与艺术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它致力于研究文学与地理之间多层辩证的相互关系,它既研究特定文化地域、具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中所产生的文学,又研究倾向于人化的自然与空间环境下的人文地理特征。说确切一点,文学地
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特征词
作者:侯小英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东江中上游本地话存在一批内部大体一致而周边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语,这些特征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片方言的个性特征,并助于把握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客方言的特征及内外关系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本文将对其中部分特征词语进行描写分析。
台灣客家方言詞彙闗係與語言活力
作者:錦全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灣客家方言  詞彙相似度  方言類聚  語言活力 
描述:本文以客家話語言能力認證基本初級詞彙2,438條詞目在台灣四縣、海陸、饒平、大埔、詔安等客家方言以及閩南語和國語所對應的詞語,計算方言之間的詞彙四類相似度。第一類利用全部資料,第二類排除專名詞詞目,第三類不計算通用漢語詞語,第四類不計算專名和通用漢語。本文還從計算的結果討論語言的活力。
试论闽粤赣边客家传统民居土楼的文化适应
作者:杨载田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居民自汉晋至明清进行过多次大规模、长距离的南迁活动,而辗转来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北部三角地带的客家先民,在“地大山深、疆隅绣错”,素以“荒服视之”和平盆地区已被早期先来此的旁系汉人占据,山岭贫瘠之地又为原住居民“蛮夷”、“峒蛮”或“山都木客”等古越族系所据的情况下,要插足生根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