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25)
期刊(1267)
学位论文(763)
视频(102)
图书(42)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25)
期刊 (1267)
学位论文 (763)
视频 (102)
图书 (42)
会议论文 (38)
按年份分组
2015(102)
2014(1926)
2013(786)
2012(818)
2011(783)
2010(647)
2009(378)
2008(299)
2007(181)
2004(3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36)
侨报(153)
中华民居(4)
小城镇建设(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
中国城市金融(1)
汽车导购(1)
上海集邮(1)
客家民俗仪式中的音乐班社考察研究:以广东大埔县中军班为例
作者:罗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野考察  中军班  客家民系  民俗仪式  广东汉乐  民间班社  认同作用  音乐民族志写作 
描述:。因此,基于上述“整体观”视角,再结合“口述文本”、“现场文本”以及“文献文本”的综合运用,本文,笔者一共选取了三类仪式中的七个仪式个案进行现场观察。在这七个民俗仪式中,通过对仪式中的“家庭”建构、“宗族”建构以及“信仰建构”的分析可知,仪式主要是要建立客家人对客家民系的认同。因此,中军班和中军班音乐都是建构和强化认同的重要手段。首先,因为中军班在人员构成以及组织制度上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保证了中军班能为仪式提供一套较稳定的仪式音乐,所以,中军班成为仪式中重要的班社组织。其次,在仪式程序中,“锣鼓吹”、“八音”以及“丝弦乐”的活态演绎,因为使用在不同的仪式程序中而具有了“近-远信仰”特征。仪式主持者正是借用了“中军班”音乐的这种特征去达到、并不断强化客家人对本民系文化传统及信仰系统的认同。同时,“广东汉乐”在仪式程序中以中军班为依托,以民俗仪式为支撑的形态传承,成为汉乐之所以能在民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博物馆展示中的音乐元素:两个案例之研究
作者:李捷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展示应用  台北故事馆  美浓客家文物馆  博物馆音乐  多元智能 
描述:,搭配不同的特展,營造展示氛圍,其音樂使用意圖偏向教育推廣的目的;而美濃客家文物館常設展區,以多層次的手法表現傳統客家音樂的題,表現出文化保留及傳承的意念。從觀眾研究中,也得知觀眾對於博物館展示應用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作者:范佐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壢  福佬化現象  客家認同  族群同化  族群認同 
描述:;在對研究題的背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後,分析「中壢市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體」計畫資料庫中的量化與質化資料,從中瞭解中壢市客家族群之相關狀況;最後以深度訪談來掌握中壢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
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
作者:劉惠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文化危機  族群認同  文化運動  族群建構 
描述:台北市五個行政區,台北縣五個鄉鎮市,分別各抽樣二○份,預定問卷調查二○○份,共計回收有效問卷一九五份。(二)個案訪談法-以立意抽樣方法,抽樣本五位客籍人士作個案訪談,包括客家籍家庭婦、上班族、公務
1987-2008年台湾客家议题发展之研究:以客家杂志为例
作者:李雅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议程设定  客家杂志  客家运动  客家议题 
描述:族群的發展現況,並考量台灣社會的歷史脈絡與時代意義。在題類目的建構上主要分成五大類,分別是:語言類、政治類、社會類、教育與文化類,以及其他類。在統計資料的處理方法上,則是使用次數分析,亦即計算其次
民众观赏客家电视台节目观感之实证研究
作者:徐巧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电视台  优质节目  客家节目  公广集团 
描述:」、「節目內容影響程度」、「電視台公共經營」三大構面作為實證調查的分析軸。本研究對象以觀賞過客家電視台節目之觀眾為問卷發放對象,從問卷的分析整理中,瞭解民眾觀賞客家電視頻道之現況:包含觀看頻率
客语能力认证政策对话之研究:利害关系人观点
作者:黄幸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对话  利害关系人  Burton政策行销模式  焦点团体 
描述:;焦點團體則舉行兩場,其中A場以客語教師為軸,B場則為通過客語能力認證之考生。研究發現包括:(1)客語能力認證政策參與者之認知:政策配套措施以國家考試增用客語人才比例最高,且缺乏客語使用環境、沒有
客家非营利组织与地方互动关系之研究:以东势义渡社会福利基金
作者:田姝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势义渡基金会  客家非营利组织  义渡  网络  社会资本  信任  规范 
描述: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個案探討的對象,探究其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及其對地方的影響。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緣起,分析其變遷與轉型。並將焦點置於此一客家非營利組織,在發展過程如何與地方互動。並以溝通接觸與資源依賴兩個面向,援用Kuhnle與Selle的四個互動類型,分析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日據到轉型與地方之互動,發現其關係從「整合依賴」、「整合自主」到今日之「分離自主」。另外,就社會資本中網絡、信任與規範三個主要概念,檢測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的互動關係,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時期從地方及地方政府獲取資源,創設之後則扮演回饋社會之角色,再製社會資本。「東勢義渡基金會」具有濃厚之客家特質,是社會資本也是文化資本,它不但照亮客家,也為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增添風采。
摺纸艺术应用於服饰设计之创新研究
作者:黄凤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摺纸  摺纸艺术结构  服装造型  服饰设计 
描述:主要造型;第二,結合具有台灣地方文化特色的「客家花布」與摺紙藝術進行創作,讓「客家花布」呈現另一種意象的展現;第三,應用摺紙的造型與技法,以「客家花布」為主要素材創作出本研究的系列作品;第四,著重作品的“一體成型”概念,試圖發掘摺紙作品的造型與技法轉化成服飾造型與結構創作之新元素及潛在發展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以布料素材實驗在芭比娃娃模特兒上的摺紙作品實驗和創作。文獻探討分析以摺紙藝術為主要方向,由摺紙的起源、發展與應用以及在跨領域時尚服飾設計的應用情況。本研究針對目前『客家花布』已呈現的作品資料蒐集,了解其在服飾設計領域的運用概況;由布料素材的選擇、實驗,將色紙的實驗創作縮小版模型作品,轉換成本研究創作的服飾設計系列作品;並利用與人體比例較相近的芭比娃娃為基本人體模型。最後,本研究創作之過程和結果以及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期能提供未來研究者另類的創意思考面向。 本研究將創作成果靜態展出以及發表於研討會論文,部份作品亦獲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艺术研究
作者:郭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民居  吉祥装饰  艺术 
描述:要内容。本文将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艺术概况、文化意义、审美特征和现实意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引言部分主要阐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的意义所在及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对其吉祥装饰进行分类,以便下文的进行。第三章是正文的主要部分。第三章主要探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文化意义,通过对民居吉祥装饰的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分析,阐述族群记忆、客家思想、客家精神及风水理论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艺术中的影响和体现。第四章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审美特征入手进行探讨,研究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在呈现出的写实性、引申性和教化性并存的特征。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不是单纯的为了美观而美观,更多的是满足着赣南客家人精神的需要,直观的表现着建造者,设计者和使用者的生活状态、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着重论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哲学伦理的承载和传递,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