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振客家龙舟文化雄风:观澜赛龙舟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刍议
-
作者:朱兆丰
期号:第2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新品牌的雏形.保护好观澜赛龙舟文化,不但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娱乐性、观赏性.
-
客家移民的文化再制:台湾中部客家人的山林生存之道
-
作者:陈瑛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文化 移民过程 台湾海峡 客家人 生存之道 生活环境 山林 宗族精神
-
描述:的移民过程,就是不断在定居地建构自身特有的家族文化,从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着手,没有间断地持续着。
-
论以自我祖源为本的客家精神
-
作者:龚永年 汪梅田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氏族谱系 中国
-
描述:一般来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血缘组织四大要素为其标志。自明代在客家地区普遍形成了共同扶持、紧密协作的家族制度后,直到今天,客家人依然保持这一传统。客家人不仅是由每一个家庭单元的血缘关系联系着,而且还有一种基于血缘之上的、更为广泛的整个客家群体的情感联系。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再造“南方赣巨人”——江西省赣县新农村建设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赣县 南方 《山海经》 行政区域 赣州
-
描述:一县、"中国板鸭之乡"和客家摇篮。近年来,赣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总要求,努力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
贺州市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
作者:汪进芳
期号:第A11期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 民俗文化 生态旅游
-
描述:贺州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民俗文化得天独厚,为贺州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但由于贺州经济落后、旅游可进入性差、周边市场竞争力大,又给贺州旅游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贺州在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资源的地域性、原真性,突出资源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从而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浅谈优秀演员的素质与自我修养
-
作者:田安妮
期号:第4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员 素质 自我修养 审美价值 途径
-
描述: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广大观众期待演员质量的程度很高,他们希望用一个优秀的演员创造艺术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自我修养自然地严肃地摆在演员面前。
-
紫金花朝戏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
作者:陈于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旅游文化 价值
-
描述:紫金花朝戏是由祭祀的乐舞(神朝)逐步发展而成的地方戏种。它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流行于粤中东部客家地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国内稀有剧种之一。花朝戏作为客家民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引人注目,具有客家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开发引入花朝戏,不仅能够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还可以促进紫金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条件探析
-
作者:曾祥辉
期号:第8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条件
-
描述:地域内的繁衍生息构成生产力第一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发展经济奠定客家文化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地域是客家人口播迁的出发地和寻根的祖地。第三,时间条件:人口集聚和发展生产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客家民俗文化在一定
-
浅谈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
作者:郑颖琼
期号:第15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艺术特色 文化
-
描述:在全球范围内,客家人占据在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当地土著与客家人共同开发繁荣经济,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氛围。作为民歌的优秀种类,客家山歌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拥有着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探索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有助于将这种风趣含蓄的语言艺术,传递到世界更多的角落。
-
跨国客家族群认同是否存在?检视马来西亚客家青年的族群意识
-
作者:林开忠 萧新煌
期号:第1期
来源: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国社群 客家性 地方化 全球化
-
描述:的结果,後者对华人企业家取得外在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资源比较有利;相反的,客家青年所处的地方局限与情境,限制了他们透过客家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客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