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81)
期刊(123)
学位论文(38)
视频(6)
图书(6)
会议论文(2)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81)
期刊 (123)
学位论文 (38)
视频 (6)
图书 (6)
会议论文 (2)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167)
2013(57)
2012(90)
2011(101)
2010(110)
2009(44)
2008(55)
2006(8)
2005(2)
按来源分组
中国音乐(3)
嘉应学院学报(3)
乐器(2)
俪人(教师)(2)
先见出版公司(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
艺术探索(1)
四川戏剧(1)
北方音乐(1)
艺术时尚(下旬刊)(1)
鹧鸪天·土楼看客家说唱艺术表演
作者:秦中吟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演  客家  鹧鸪天  说唱  土楼 
描述:铁板漫敲演唱欢,客家曲引彩云翻。芬芳米酒惹人醉,秀丽山川扩眼帘。风送爽,舞翩跹,深情遍洒闽西天。不思归去思常住,乐读龙岩锦绣篇。
女歌·罗思容
作者:钮小雪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财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岁,出了自己第一张音乐专辑,用客家语演唱。 5年后,邱大立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瞬间被击中了。他从没有听过如此柔软的歌。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白口莲山歌天下仅有
作者:林凤群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歌  广东省  名录  省级  岭南文化  中原文化  客家人 
描述:白口莲山歌是聚居在中山五桂山区的客家人用客家白话演唱咸水歌调的民歌,声韵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山民歌的瑰宝,并成为研究岭南历史和发展的“活化石”。
浅析兴梅山歌
作者:钟明 丘利娴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驳山歌时唱  虚立歌  正板  叠板 
描述:本文浅述了客家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兴梅山歌的特点,阐述了其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独具特色的曲式结构及节拍,纯朴幽默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兴梅山歌的地方特色与客人的性格智慧.
河源市;廉政作品传播勤廉理念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广东党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市  作品传播  廉政  文艺作品  干部群众  文化特色 
描述:近日,河源以本地干部群众自己创作的廉政文艺作品为重点,通过花朝戏、小品、山歌表演唱等形式,排演出了一台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廉政文艺作品,在全市各县(区)开展“清风廉韵”走基层巡演。
石岩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深圳市宝安区  演唱形式  客家话  流传  曲调  旋律  歌词 
描述:石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北部。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石岩一带。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与别地客家山歌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歌词一般是七字体,四句或五句。四句的是一、二、四句押韵。石岩客家山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个人自唱,或两人一唱一和,擂台斗歌则是最精彩、最激烈、最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编者按]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作者:董颖 董璐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曲风  革命战争  艺术特色 
描述:兴国山歌属于江西中部山区农村客家山歌,主要流行在兴国县境内和周边各县(赣县、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用客家方言演唱。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本文就此作一赏析以明意蕴。
粤东梅州市的说唱音乐:五句板
作者:温萍  期号:第3-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说唱音乐  梅州市  曲艺音乐  艺术形式  艺术特点  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  表现力  音乐形式  客家地区 
描述:演唱五句板的人,一般来说,不是盲人就是手脚不太方便的残疾人.为了生活,他们四处卖唱,祈求温饱,因此五句板又称为“叫化歌”、“乞食歌”.这种艺术形式,是在建国后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有如下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20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概述
作者:王焰安  期号:第1期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广东客家  民间文学 
描述:20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客家民间故事、传说、客家民间歌谣有关本体问题及客家民间文学作品的辑录、客家民间文学演唱者和讲述者的记述等方面。
赣南客家傩戏:古今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
作者:杨冬连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傩戏  历史悠久  幽默诙谐  艺术形态  民俗心理  傩仪  姜太公  原始面貌  傩文化 
描述:赣南傩戏作为长江流域客家傩文化的代表,宁都中村傩是至今赣南唯一仅存的一处傩,历史悠久,遗留着古行傩制,保留着驱鬼逐疫的原始面貌。同时有些节目则吸收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方式,幽默诙谐,展示了傩向民间戏曲延伸的艺术形态,
上页 1 2 3 ... 7 8 9 ... 11 12 1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