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智能家居的标准化
作者:黄宏明  期号:第9期 来源:数码家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群人。不同的公司在同一个领域自由发挥,多半也是以不同的技术驰骋。这个不同的技术标准,就等于语言。这期做智能家居的趋势访谈,就觉得这个标准不通是最大问题之一。
客家服饰文化在当今服装配件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周新运  期号:第12期 来源:大科技·科技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服饰文化  服装配件 
描述:客家服饰文化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代表着客家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及客家人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本文在对客家服饰进行详细分析的前提下,从外在构成形式到其内涵,并把两者合理的应用到当今服装配件设计当中,既是对客家服饰文化的一种保留与弘扬,又可以把这种地域文化运用到我们当今的设计领域当中.
传承大师学术思想,开展客家区域研究——纪念罗香林先生诞辰一
作者:熊守清 黄震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研究  学术思想  客家人  诞辰一百周年  罗香林  客家文化研究  传承  纪念 
描述:全面开展也没能如其所愿,那么在今天的客家研究中,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开展客家区域研究,是拓展客家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条新路子。[第一段]
五邑文化研究的开拓性成果:评《五邑文化源流》
作者:梅伟强  期号:第1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五邑文化源流》  欧济霖  张国雄 
描述: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研究领域在日益拓宽;另一方面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文化建设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江门五邑侨乡,近几年来,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同样热门,对
“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郭一丹 梁音  期号:第2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文化  湖广填四川  客家文化  文化研究  客家民系  客家移民  移民活动  学术研讨会  当代社会  麻城 
描述:果提交大会。参会代表中有重量级的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学者,也有刚踏入该研究领域的年轻学人,还有来自川、渝、鄂三省市的文史工作者和文史爱好者。会议研讨围绕三大主题板块:“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肖文礼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祭祀仪式  音声  民族音乐学  客家研究  宗族祭祀  文化记忆  音乐文化  铜管乐队  文化研究 
描述:属于‘音乐学’(Mu-sicology)研究领域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 笔者摘录此段引文,无意于深入探讨“民族音乐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理性,而在于欣赏它作为实践性
渐行渐远的乡土社会
作者:吕德文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村落社会  中国农民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新中国  土地  熟人社会  生活领域  社会关注 
描述:的变革 阎云翔对东北的一个村庄的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私人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东北的经验甚至表明,这种变革导致了代际关系的移位以及“无公德的个人”的情况的出现
红色经典发新枝八子参军上舞台: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作者:邓高正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舞剧  参军  赣南  采茶歌  故事  观众  大型  客家文化  赣州市  红色经典 
描述:》自2011年11月8日举行首场公演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舞台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感动了无数男女老幼。在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领域专家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每一位观众
我所见到的台湾义工
作者:李联  期号:第7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社会  解说员  服装设计  义工  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美术  鹿港  客家民俗  台北  警官 
描述:、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民间机构团体中,义工的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以设在台北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例,它的专职人员只有34人,而义工则有8O0多人。活跃在台湾社会各个领域的义工,主要
宋城繁华迎才俊河洛传人谱华章: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
作者:吴师 沈兵秋 涂汉兵 王和生  期号:第9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客家民俗  交流合作  合作交流  江西省  客家文化  台湾  文化交流  论坛  赣州市 
描述:理事长雷祖纲等两岸政商界知名人士、学术界专家学者和客家乡亲逾千人围绕"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寻求商机、务实合作,谒祖问根、同叙乡情,营造了两岸同胞欢聚喜相逢、携手谋发展的热烈氛围,并将赣台经贸、文化、客家民俗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向了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