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守护客家文化
作者:张瑞瑛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档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伤心凉粉“不伤心”
作者:彭海容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注册了商标,并且提名为“中华老字号”,被打造成当地文化旅游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如今的伤心凉粉已经成为川所有的古镇都在公用的一张知名观光消费品牌。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条件探析
作者:曾祥辉  期号:第8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条件 
描述:的历史时期形成;客家方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第,环境条件: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宗法制社会环境;需要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客家思想文化的形成,是客家文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醉景空中花园,心无半片尘埃 根宫佛国之醉景园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中花园  盆景  景园  园林  文化旅游区  客家土楼  源模式  历史人物  博物馆  根雕 
描述:阶下方就能感受到凉意扑面,淙淙清响盈耳。中有一环形长廊,名曰"回思廊",造型如客家土楼,构造别致,浑厚圆润,周陈列名家书法碑刻,中间圆形天井处古木参天,透过树叶间隙倾泻的阳光随风摇晃,环境格外清幽,那些从根雕佛国走来的游客,在此小憩,透过圆融的天井,回思佛国
论客语小说的美学建构:以黄火廷、李得福作品?例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4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语文学  客语小说  乡土美学  母语文学  黄火廷  李得福 
描述:从乡土语言及题材之经营,检视客语小说所呈显的乡土美学特质。其三,探讨客语小说的审美批评标准,藉由人物的对话及心理描写、语言的艺术之分析,检视客语小说的美学成就。其,厘清客语小说与客家民间文学的差异,从作者的创作、读者的接受两方面论述其客家新文学之特质。最後总结客语小说在母语文学创作上的意义和贡献。
客家文化推展之探讨:以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为例
作者:黄丽华 许光麃  期号:第6期 来源:体育学系(所)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 
描述:、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对未来拟定了「扩展客家文化版图,再现客家精神。」之目标,并以增强血缘认同、产业行销设置、资源之整合、建立教育与学术管道等个主轴进行。
淞沪抗日与黄强将军
作者:黄义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淞沪抗战  抗日  将军  十九路军  烈士  客家  爱国  大无畏精神  中国人  军人 
描述:,导致东三省的沦丧。为此,日本侵略者更野心勃勃觊觎大片的中国国土。1932年月28日晚,侵华日军向上海闸北发起攻击,驻防闸北的国民政府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翁照垣部奉命予敌迎头痛击,揭开了在抗日战争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作者:曾慧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私营经济  第二次革命  国家资本主义  生产力发展水平  农业合作化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责任制 
描述:、共同富裕的要求。三是它体现了我党的奋斗目标。是当时国内矛盾和国际环境提出的必然要求。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多数学者认为。第一,农业合作化道路是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和防止农民两极分化的需要。第二
天下番薯
作者:丁三  期号:第4期 来源:国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番薯  福建  黄河流域  农作物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红土  引种  吕宋  张居正 
描述:,其中包括番薯。 还不仅于此。大移民带来的连锁反应出现了,“湖广填川”之外,是江西填湖广、客家填江西……几尺薯藤,从此在长江流域处处扎根,并沿着一个个集镇,以扇面形状不断扩散开来:先期到达的湖广移民
剧烈社会变动下客家文化走向探讨-川、港都市客家文化消融轨迹
作者:陈世松 刘义章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香港  都市化  文化消融  全球一体化 
描述: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川客家,尤其是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