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围龙屋文化的旅游开发——以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为例
-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龙屋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 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
描述:2003年5月15日,富有客家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举行隆重的开业庆典(客家研究所宋德剑老师出席了这次庆典)。这座“围不住的围龙屋”终于与国内外游客正式见面了。在客家地区,类似“仁厚温公祠’’这样的客家古民居为数不少,但为何“仁厚温公祠”一支独
-
永定土楼群:独一无二的中国古建筑奇葩
-
作者:王自强 张雪英 鄢庆勇 林金峰
期号:第6期
来源:东南置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美国中央情报局 楼群 永定 客家民居 建筑物 西南部 福建省
-
描述:198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密报总统里根,中国福建省西南部有数千座不明性质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很可能是一个巨型核基地。同年12月,美国中情局谍报员贝克以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明察暗访,发现“核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客家民居。土楼由此引起世界关注。[第一段]
-
福建土楼楹联研究
-
作者:李菁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楹联 民居建筑 客家土楼 露珠
-
描述:曾经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大致是说如果把福建客家土楼比作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那么,土楼门庭上、厅壁上数以万计的楹联,便是附着在这奇葩上的一颗颗晶莹夺目的露珠。光影里的露珠总有着迷人的美,那么,这美又是怎样的缤纷夺目呢?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
客家光荣之路:雷克萨斯RX400h北京至广州自驾游(二)
-
作者:张宇翔 王岩
期号:第6期
来源:车主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轿车 自驾游 世界文化遗产 广州市 北京 世界遗产 客家文化
-
描述:2008年7月6日,加拿大南部城市魁北克,正在这里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会议高票通过决议,将中国福建的特色民居——客家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客家土楼拿到了和长城、故宫、莫高窟一样通行世界的文化护照,也成为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目光和步伐的方向和终点。
-
美丽村落之洪坑村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龙岩市 两岸 土楼民居 客家土楼 福建省 余户人 博物馆 居住 浓缩
-
描述:洪坑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这个居住着五百余户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洪川溪穿村而过。站在溪桥上,看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看两岸,土楼雄伟古朴。这里因至今犹存三+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就好像是一个没有大门的浓缩的中国客家土楼民居博物馆。
-
浅析客家民间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肖康亮
期号:第11期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区域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
-
描述:艺术设计教学要发掘特色,民间艺术便是很好的资源。客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艺术价值较高,赣南自古就是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客家地区,无论在书法绘画、民间工艺、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极具客家特色,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将其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
-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界遗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世界遗产名录 永定县 古代建筑文化 历史文化内涵 民居建筑 福建龙岩 客家人 申报世界遗产 闽西
-
描述: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内涵、世界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据调查,现在闽西永定县仍保存土楼2万多座,6百年以上的有10座,其中最古老的湖雷馥馨楼已有1200多年历史,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
-
客家土楼王——承启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年 1986年,中国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是一座环环相扣的土楼,看起来像是一座城堡。这座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圆楼之王承启楼,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天刚放亮,晨雾
-
岭南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质量综议
-
作者:邓其生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居住小区规划 居住环境 岭南文化 质量
-
描述:,为当地人们所喜闻乐见。就广东而言,广府民居与潮汕不同,客家民居与粤酉有别,在布局上、造型上、家具陈设上都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其...
-
艺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建筑学会联手组织了一次命题作文式的“设计事件”屏蔽设计种类的区分,将1990年后中荷两国八位顶尖设计师的代表性作品集合展出,北京展期内在清华美院举行为期三天的国际设计学术论坛“批评态度”。参展设计师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