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花朝戏
-
作者:郑紫苑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紫金县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客家地区 文化特色 艺术化 戏剧 民间小戏
-
描述:进行宣传和保护,从而达到一种让大家一起努力开展这项保护工作的效果。 第二,要保护花朝戏存在的文化空间。花朝戏以客家话为媒介来展现紫金县地区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如果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和客家人生活、生产习
-
歌声的呼唤
-
作者:刘登翰
期号:第2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山族 汉族民歌 笔记本 大陆 台湾高山族 国民党 文化变迁 文化人类学 现代汉语 台湾原住民
-
描述:人多)。那会儿的笑话是:胸襟上插一支笔的是小学生,插两支笔的是中学生,插三支笔的是大学生,而插四支呢,那就是修理钢笔的呷。生活实在太单调枯闷了,收藏几个漂亮的笔记本,便成为一种奢华的时髦。其中或许还可以吐露点不便完全公开的心绪清志呢!我要找的这个笔记本却不是。那是我和二三十位高山族同胞相处二十来天的日记——说日记也不准确,我并不记我自己,只记我们一起的工作。好像是在1977或1978年吧,肯定是在“文革”刚结束不久,不然不会有那种歌声,那份心情。似乎是中央某个文化部门要编全国的民歌集成,台湾卷便交给了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台湾民歌分汉族民歌和高山族民歌两大系列。前者还好办,无论是“福佬民歌”’还是“客家民歌”,都与闽粤的流传有许多相似、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唯是高山族民歌则是大家所陌生的。好在当时的行政指令尚颇具权威,一...
-
赣台客家一家亲
-
作者:何晞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报社 日报 情感交流 杂志 主编 采茶 北京 联谊会 协会
-
描述: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就客家源流、客家文化艺术以及如何发挥客家优势 ,以及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对话 ,使赣南客家人更好地了解世界 ,世界客家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是汉族中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客家的先民是古代中原的汉族 ,为了躲避频繁的战乱 ,成群结队举族大规模南迁 ,逃到当时的蛮荒之地———赣、粤、闽相邻地带 ,安家垦荒 ,繁衍生息 ,逐渐形成汉民族中一支新的族群———客家民系。古时赣南青峦叠翠 ,沟壑纵横 ,人烟稀少 ,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相对封闭的地势形成巨大的独立生存空间。这样的生息环境 ,对惶惶不安的南迁流民来说 ,无疑是个“世外桃源”。历史上 ,赣南是接受自北南迁移民最早最多的地区 ,被学术界称作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如今 ,全区18个县 (市 )均属客家 ,在此居住的700多万人口中客家人占9...
-
谁是客家人?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师范学院 赣南 专业课 历史系 聚居地 地区性 老师
-
描述:7 1990年的某天,在赣南的某大学,笔者正在上一门历史系的专业课,老师突然讲道,赣南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其人口的95%都是客家人,而客家人是中原汉族南迁后形成的一支优秀的民系。这番话令我和周遭的同学兴奋不已。因为我们这所地区性师范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赣南本地,这意味着,我们都是优秀的南迁汉人后裔——客家人。有趣的是,我虽然从小生活在赣南,但在那堂课之前却从不晓得自己是客家人,也就是说,我的客家人身份是被老师"宣布"的。
-
走在改革浪潮前端的老兵
-
作者:郑育中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发挥作用 企业管理 专业户 西伯利亚 前端 大鹏镇 客家话 革命形势 带头人
-
描述: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谈开了,而且一直用客家话在交谈。他参军那年才17岁,是响应当时革命形势的召唤而投身革命的,曾参加过几次战斗。1954年12月复员回乡后,先后当过乡干部,生产大队大队长
-
空中电波架心桥
-
作者:关光利
期号:第4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中电波 听众来信 祖国大陆 台湾省 一国两制 现代国防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闽南话 奥运会 广播信息
-
描述:,不论《全国新闻联播》《今晚八点半》、《证券广播网》、《现代国防》、《空中之友》、《地方新闻》、《体育天地》《神州眺望》、《新闻广场》,还是《客家频道》、《闽南话广播》、《中国广播信息》……内容周广
-
“侬族”考
-
作者:清风
期号:第3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汉族 海宁 越南 退伍军人 天津条约 法国 广西壮族 少数民族 族源 边境贸易
-
描述:海宁侬”)。这二依之间其同异何在、源脉何来,本文作些初步探讨。一、族源、名称(一)“海宁侬”族源于中国汉族。海宁地区原居住着大批汉人,他们自称“艾人”,“山支”意思是“山林里的人”,实际是讲艾话
-
台湾方言的故乡在中原
-
作者:张克辉
期号:第3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 锡伯族 台湾话 锡伯语 陈元光 闽南话 东南亚华侨 王审知
-
描述:,不禁柔肠寸断。一问才知道歌仔戏的源头在闽南,哭调充分反映彼时两岸人民痛苦的心声。有尚清雅的南管(南音)也是从闽南传去台湾的。我曾听厦门一些语言学者用闽南方言吟诵唐人的诗歌,比用普遍话(国语)吟诵更
-
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热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力量”的代表。 耶路撒冷哭墙(wailing wall),世界上唯一以哭泣为主题的建筑物,向我们呈现出无限古怪的容貌。历史上被明确记载的另一座哭墙,只有秦始皇制造的长城,据说它被一个叫做孟姜女的反叛者哭过,并且因而发生严重的坍塌。这神话恰好是耶路撒冷哭墙的反题——哭者要用眼泪来反抗这暴政的象征,但在耶路撒冷,哭者却不是抵抗的战士,而是虔诚的信徒,要以眼泪来传递对于神的呼告。墙不是哭者的敌人,而是他们伟大而沉默的倾听者。墙代表了神的听觉及其意志。 哭墙拥有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它由大卫之子所罗门打造,属于圣殿的一部分。罗马希律王的远征军严酷镇压犹太教起义,围攻耶路撒冷,杀死数十万犹太人,焚毁圣殿,仅留下西部的少数台基,并在其上加筑一道护墙,藉此表达罗马帝国的威权。这就是所谓哭墙,它由白石灰石构成,其宽度为50米,高度约20米,底层石头来自希律王时代,中层属回教时代,而上层则属十九世纪的土耳其时代。
-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 记者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名录 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精神家园 客家山歌 山区建筑
-
描述:不过,能否成功,现在还是未知数。本小记者等啊等啊等.终于,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让自己的报道更有现场感,本小记者早早地到土楼故里漳州南靖埋伏下来。果然.消息传来.土楼群里一片欢腾,爆竹暄天.挂着守护精神家园,共享文化遗产标语的气球腾空而起。乡亲们高兴地唱起了客家山歌。两天之后.这里还举办了首届福建土楼文化节,嘿嘿,我可是来对了!人家对土楼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一定充满好奇与向往吧,现在就跟我来.好好领略一番南靖土楼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