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西方眼中的“中国通”,中国眼中的“西方通”
-
作者:陶短房
期号:第7期
来源:时代邮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气质。 他是华人,祖籍广东大埔的客家第四代,尽管在新加坡土生土长,却是纯正华人血统。尽管如此,由于自幼受祖父李云龙影响,他受到的是殖民地化英式教育,后来远赴英国,就读伦敦经济学院、菲茨威廉学院
-
朱伟萌:小径分叉的花园
-
作者:朱珊
期号:第9期
来源:花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好好写小说,写到大神级别,稿费比公务员还高。她拥抱朋友,乐呵呵地答应。 但我知道她是最无可能成为“大神”写手。她自己说的:“有些人会觉得人生就像攀越高山,沿着一条路全心全意走下去,到达巅峰处就是完满,这样的成功也容易被人肯定。但有些人却觉得人生就像游览花园,没有唯一的路径,左拐右岔都是美景,乐不思蜀,这样的人只有自己知道到底获得成功没有,我就是这种人,所以写作永远永远不会成为我生活的唯一。我那些不惊人的精力分给写作之余,还分给客家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探索、社会制度对比、文学作品分析……甚至最近翻看起中学《生物》。在我看来,这才是充实又有趣的生活。” 她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据说中文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事业单位需要的写作型人才。
-
朱立伦:人生就像一场棒球比赛
-
作者:李晶龙
期号:第5期
来源:世纪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27日,朱立伦以102万的高票打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功当选新北市长,贵为台湾“五都”首长之一。这一年,他49岁。 身高1米82的朱立伦形象清新,爱说笑话,也爱笑,嘴角一弯便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他
-
台湾大学生的语言意识
-
作者:陈丽君
期号:第2期
来源:台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意识 语言能力 语言活力 表徵性功能
-
描述:%。這個結果印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eh判斷「語言活力kap瀕絕度」ê標準。只有社群成員才會當決定欲復興、維持kap強化自己ê語言,kan-na制度上ê支持,恐怕效果有限。
-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部就在这座大厦的20层,随处可见的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标语占据了办公区最显眼的位置。负责集团资金和人事管理、经常与钱和人打交道的正荣集团董事、副总裁黄仙枝面对《环球慈善》杂志记者的采访,却发出做公益花钱比做企业挣钱更难的感慨。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相关机构共建培田客家社区大学,为平民敞开教育的大门;捐资福建的山区小学;与江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正荣助学传递幸福”助学行动,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举办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
万科试水“公共租赁住宅”
-
作者:崔靖芳
期号:第18期
来源:民生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货店、洗衣中心等,一应俱全。虽然每一户都十分袖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厕所、客厅一样不少,而且采光通风良好。 万汇楼最小的一室一厅租金350元/月,普通公寓都是35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约450元/月,相当于周边城中村的租金价格。 “万科土楼”所提供的低廉租金、良好环境以及倡导的社区“自治”的新客家文化,吸引了众多“南漂一族”。 全新的尝试 “万科土楼”在2006年建设之初,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万科的初衷是模仿福建客家的围屋结构,盖一栋楼,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赁给中低收入人群,成为民间“公租房”的提供者。 业界人士称万汇楼为廉租房项目,但万科认为,将“万科土楼”定义为廉租房并不合适。 廉租房是针对城市最低收入群体,租金需符合政府标准,而万汇楼的定位和租金水平,都区别于政府的公建项目。
-
农村高中客家山歌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
作者:陈杰
期号:第12期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方式 客家山歌 农村高中 进课堂 教学有效性 音乐实践活动 发展性评价 课题研究
-
描述: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客家山歌是一种民间歌谣,它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生活调节的重要部分,它的由来是村民在拓荒、垦植的山间劳动中,把挑担、砍树、撑船劳动时有节奏的呼吸哼出曲调,把与远山或河对岸的人高声交谈变成歌声,并形成了一定音律和节奏的独特音乐。基于此,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客家山歌的起源、发展、历史、传统、音律、特点等知识,不同种类的唱法、唱功等技巧。当然,目标确定要立足增城,增城客家山歌常用的调子有:春牛调、过山拉、打画眉、五句板、莲花板。客家山歌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优雅动听的歌句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所以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本地区学校客家文化背景,学生实际情况而设定,目标定位准确,是乐意学习根本。
-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
描述:和丈夫施复亮从沦陷区迁到昆明。1940年初,身怀六甲的钟复光又到重庆,住在离仁沱场不远的南山。8月22日,她的第3个孩子降生,钟复光为他取名光南,含有“光照南山”之意。施光南5岁以前的童年时光很长一段都是在仁沱、南山等地度过的。抗战胜利这年施光南刚5岁,也就是这年的 9月5日,来重庆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曾家岩50号专门接见了妇女界代表王会悟(李达夫人)、钟复光等人。接见前夜,激动的钟复光夜不能寐。42岁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回忆起22年前住在上海大学向警予的阁楼里与带着孩子的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成为邻居的事…… 苦涩辛酸的童年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县仁沱场綦江边一个叫汪家湾的山村。这里多数是来自“湖广”或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移民,但经过一两百年的同化,他们已成为巴渝人家。
-
客家摄影中的黑白世界
-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4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邓南光一直是台湾摄影界传奇,自幼生长在富裕的北埔客家村,到日本学习写真艺术,曾经拍摄过东京街头群像与老上海;在台北开摄相馆时,将镜头伸向台湾庶民身影。他的名言是在拍照前对人要有情感,四十年的摄影生涯留下了六千张底片。他作品中的社会风景,冷静地记录了日据到台湾光复的北埔光阴与台北变迁。 出生于1916年的张阿祥,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于日治时期开业的写真馆摄影师。七十年来他常以苗栗头份为拍摄主题。出生于1928年的刘安明,以三十多年的时间记录美浓,是台湾重要的纪实摄影家,此外还有在竹东开设杂货店的李增昌,及记录美浓客家村成绩最斐然的李秀云。 这些长期深耕故乡、爱好摄影的客籍人士,作风低调,长年拍摄故土乡里的变化,累积质量丰厚的影像史料,为台湾客家村风貌留下最佳的史料与风景。
-
远去的边城
-
作者:李伟明
期号:第6期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凤凰城 沈从文
-
描述:704年),300多年的历史,本来不算太特别,但是,因为文学巨匠沈从文、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等,这个边远的小城就让人瞩目了。 一路上,我在想,闻名遐迩的凤凰城,该是什么模样?清澈的沱江,不时有木船缓缓漂过;江岸,一座座黝黑的吊脚楼,深沉地表达着小城的沧桑岁月。当然,人家的吊脚楼,显得更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恬静的街市,地上铺的应该不是水泥,而是一块块个头不大的鹅卵石,就像赣南随处可见的客家村落。路上的行人,迈着悠然的步子,不会很忙碌,也不会很喧闹…… 在小城边缘的一家沿江旅店安顿下来,我们顾不上张家界爬山时给腿脚留下的严重后遗症,就投入凤凰城的怀抱。 在黑暗中,沿着沱江而上,约几百米之后,就进入了灯火辉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