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都选举蓝绿各施所长
-
作者:吕子言
期号:第33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整合显成效。自红派大老廖了以于10日与地方团体领袖达成“挺胡共识”后,台中县红派原来“批胡”的声调明显减弱,而且开始讨论胡当选后的人事布局。丰原市长张湔、台中县议会议长张清堂等红派“挺廖大将”更发表“挺
-
电视剧《客家女孩》创作研讨会在陆川召开
-
作者:唐激
期号:第3期
来源:金田(励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风情 地域文化 电视剧 旅游业发展 地方经济 客家人 研讨会 文化特色 玉林市
-
描述:以客家文化为亮点凸显地域文化"根据玉林市客家女作家萧妙婷(陆川籍)的长篇小说《寻找》改编的《客家女孩》,要以客家文化为亮点,充分凸显桂东南客家风情及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旅游业发展。"日前,在由广西作家协会、玉林市文联、陆川县委和县政府联合举办的电视
-
客家研究院2012年大事记
-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大事记 研究院 社会管理模式 学术研讨会 文化资源 传统宗族 学术报告
-
描述:一月5—7日,肖文评参加政协梅州市六届一次会议,提交《充分利用客家传统宗族文化资源,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议案,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二月5日,房学嘉应邀出席大埔县政府主办的“张弼士学术研讨会”,并作《关于开发张弼士故居旅游文化的思考》学术报告。
-
架起联谊桥 兴办公益事
-
作者:吴登洲
期号:第4期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共福建省宁化县委、宁化县政府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善打客家牌,加强与海内外客家组织、客家乡亲的联谊交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宁化县客家联谊会利用元旦、春节之机,向150多个(其中海外100个)海内外各类客属组织、300位知名客家乡亲发送了贺年卡,与海内
-
强化党史资政育人服务县域中心工作
-
作者:张根彬
期号:第8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政功能 党史研究 党史工作 党史人物 资政育人 中心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思路 围绕中心 宁化
-
描述:"神秘的客家祖地、神圣的长征出发地、神奇的国家地质公园"三大品牌的工作思路后,县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人员深入调查,撰写了《宁化客家古村落延祥的兴衰》、《宁化石壁世界客家总祖地若干问题探讨》,为县委、县政府
-
潮州粿台中饼
-
作者:周芬伶
期号:第6期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屋子,现在我们还以“六百斤”取笑彼此。 后来住台中,这里少吃粿多吃饼,什么太阳饼、凤梨酥、彩头酥、芋头酥,又有老婆饼、衍生老公饼、公婆饼,花样多到记不完。 这其中我只爱太阳饼,我喜欢它的细致感,还有饼中
-
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
-
作者:陈国强 林加煌
期号:第3期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化石壁 台湾 总人口 台中 台南 新竹县 广东省 台北市 始祖 嘉义
-
描述:口,在这里,周围有高山,有溪流,有山有水,可进可退,在中原动乱时,这里一直较安定。因此,石壁便成为古代中原汉人南迁后的集居地,并从这里迁移到闽西、粤东,甚至到台湾和东南亚去。故石壁被誉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的第二祖籍地”,“客家的第二故乡”,甚至直接称为
-
为了客家人的幸福:赣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纪事
-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时代主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旅游产业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人 发展情况 积极推进 文化资源 人大监督 助推 生态资源
-
描述:赣县位于赣江源头,是客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县"的美誉。为响应省委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号召,赣县政府紧紧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客家和禅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同时,赣县人大常委会也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审议议题,以人大监督助推赣县旅游
-
标准化服务创品牌土楼旅游振经济
-
作者:钟日金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娱”等旅游要素不规范、不统一,不断引起游客的各种投诉,接待压力剧增.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制定福建土楼旅游服务系列标准迫在眉睫.永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福建省客家文化旅游
-
收心 聚心 尽心
-
作者:光明 肇银 锋旗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世界重稀土之乡”的美誉。然而,龙南基础教育却在前几年的徘徊中跌到历史的低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龙南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仅就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就出台了11个,一举摘掉了赣南教育弱县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