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与社会变迁:以仙塘潘家围为例
-
作者:肖文评 王濯巾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社会变迁 潘氏家族 古建筑 乡村社会 传统建筑 古村落 民居建筑 社会经济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近年来由于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重视,村落个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理解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具要重要意义。乡村传统建筑的研究,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乡村传统建筑是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建筑体现着乡村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
-
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作者:黄杰明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 文化结构 现代转型
-
描述:客家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
英国长老会在客家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81-1949)
-
作者:胡卫清
期号:第4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国长老会 客家 五经富 传教活动 汕头
-
描述:并论,地方社会经济对于传教事业发展的制约十分明显。
-
浏阳楼西客家勤俭精神变迁的经济解读
-
作者:叶贤忠 陈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勤俭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解读 经济 变迁 浏阳 文献综述
-
描述:神大同小异。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其它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
20世纪初梅州的农村社会经济管窥:以梅州大侠廖安祥的少年时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经济 少年时代 梅州 大侠 经历 大埔县 梅县 山村
-
描述:梅州大侠廖安样1907年出生于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廖安祥回忆说:“我的家乡是在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黄坳村有百户家人,是个山村。这山村离丙村相当远,是山区中偏僻的乡下。”黄坳村离丙村墟大概有45华里,“是在山区,层峦叠嶂,山高林密,它和大埔县的银溪乡,隔岭相望,实在是个穷乡僻壤。”
-
南宋赣南私盐与盐子狱探析
-
作者:郭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宋 赣南地区 私盐 盐子狱
-
描述: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探讨南宋赣南私盐和盐子狱的动态演进。认为赣南私盐和盐子狱随着南宋军事斗争和财政状况的演化而或缓或剧,具有阶段性、跨区域、跨族群互动的特点。赣南盐子狱和私盐的盛行,反映了孕育期赣南客家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和宋代工商业力量成长的时代特征。
-
客家毛村水运经济际遇的变迁
-
作者:陈杏梅
期号:第2期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运经济 毛村 变迁 命运
-
描述: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变迁的信息与轨迹。通过阐述一个客家村落——广西桂林毛村的水运经济的兴衰变迁,看到素以水运为命脉的毛村,一旦失去旧有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
苏区在崛起 永定争先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9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县 交通基础设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央苏区 经济发展 胡锦涛 客家土楼 社会经济 核心区域 协调解
-
描述:诸多困难,亲自指导制定永定经济发展方略。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关心和亲临指导,极大地鼓舞了苏区人民,有力地促进了永定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
和谐的客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客家 和谐文化 社会发展
-
描述:和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贺州客家人为对象对其和谐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客家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
和谐的客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贺州客家为例
-
作者:范林
期号:第2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客家 和谐文化 社会发展
-
描述:和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贺州客家人为对象对其和谐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客家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