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4)
期刊(100)
视频(27)
学位论文(25)
图书(15)
会议论文(6)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4)
期刊 (100)
视频 (27)
学位论文 (25)
图书 (15)
会议论文 (6)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7)
2014(136)
2013(40)
2012(29)
2011(34)
2010(19)
2004(4)
2002(1)
1998(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3)
方言(1)
广东档案(1)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创作评谭(1)
黄梅戏艺术(1)
中山医学院学报(1)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一本博洽精审的方言著作——读刘村先生《柳州方言词典》
作者:刘青松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典  客家方言  柳州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的社会性  博洽  方言学  语音演变  王国维  理论和方法 
描述:一本博洽精审的方言著作——读刘村先生《柳州方言词典》刘青松刘村先生近著《柳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柳典”)是一部既有很高学术价值又有很强实用性的优秀的方言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柳州乃至整个广西汉语方言研究的丰...
客家民间信仰与文化建构:以宁化石壁村之帝庙为中心
作者:廖涵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民间信仰  石壁  文化建构  社会经济状况  人类学家  明清时期  客家人 
描述:信仰则因史料缺乏而少有涉及。本文以石壁村之帝庙为切入点,试图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期展现石壁村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
有关語方言分区的一些問題
作者:黄家教 詹伯慧 陈世民  期号:第4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方言  方言分区  方言区  汉语方言  北方方言  分区依据  粤方言  地方方言  划分  客家方言 
描述:它在今天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在明天的作用;既要认识到它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战术意义,也要认识到它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战略意义。
从客家文化的多元因素看、畲民族交融
作者:邓习赣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一体多元  民族交融 
描述:
亦畲亦的钟姓客家村落
作者:钟红英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村落  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融合  民族身份  正本清源  上杭县  “雷” 
描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华姓氏文化丛书——《钟姓史话》及诸多史
秦汉古城:佗城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作者:戴春平 廖远兵 杨党校  期号:第6期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佗城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描述:赵佗南下,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佗城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佗城,作为一座古老文明而又颇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关于其经济、资源环境、历史文物、姓氏之谜、旅游业等的现状研究对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古城颇有意义。研究佗城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佗城的资源和更好地发展佗城。
历史学的田野——读王明珂《羌在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15期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在西方学科模式影响下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史研究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时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裹足不前.
最古老的汉语:闽南语:以声母为例
作者:陈癸淼  期号:第4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语  上古声母  轻唇音  舌上音  重唇音  汉语  方言  上古音  舌尖音  三十六字母 
描述:.有十大方言系统。闽南语与客家语就是其中的两大语系。方言语系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历代的语音。有的是原封不动保存下来;有的则是改变原貌而留下古语的痕迹;当然也有不少古
历史学的田野:读王明珂《羌在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8期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王明珂  历史学  新中国成立  民族史研究  羌族  川西  30年代 
描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在西方学科模式影响下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史研究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时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裹足不前。
清代客家番界外合股移垦研究:以台中东势为例
作者:张学年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中  东势  客家  合股  移垦 
描述:清代以降政府限制台湾汉人进垦番界,在中部近山地区也不意外.在现今台中市石冈区东侧留有乾隆26年(1761)的“土牛界碑”,直到嘉庆20年(1815)官府解除禁令,大规模的汉人从此深入东势角及新社地区垦拓.这个界外的移垦有着合股、宗族合约式的开发形式,间接说明台湾客家地区的一种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