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客家父親的父職認知及子女教養信念-以育有學齡子女的父親
-
作者:姜惠文 陳銀螢
期号:第5期
来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父職 教養信念
-
描述:予熱切地口頭鼓勵。受訪父親對子女教養信念則包含了:對內要敬重父母、手足相親;對外則要重視禮貌做個守規矩的小孩。在客家精神於家庭教育中的保留與傳承上,「祭祀祖先」、「孝順」、「講究倫理、輩分」與「節儉
-
萌生与交叠:台湾「拋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
描述:作」的「拋採茶」,在不斷循環往覆的交流與品評中,達到意念的溝通與情感的共振,既能催化「熱鬧歡樂」的現場氛圍,爲藝人提供「贏取彩資」的外快收入,甚至發揮「改運祭煞」的宗教儀式功能,遂成爲臺灣日治時期到六、七○年代,客家採茶戲、歌子戲、客家撮把戲與車鼓遊藝所「交疊」演出的歷史景觀。
-
政府与客家社团协力指标之析探
-
作者:陈定铭 陈桦洁 游靖宇
期号:第54期
来源:行政暨政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局 客家社团 协力 IAD架构
-
描述:與,以及落實客家公民社會之實踐。研究發現(1)環境條件的需求與塑造:新北市客家事務局在推動客家文化扮演重要的角色,了解客家社團的需求進而予以協助,特別是政府提供之政策工具的優惠與鼓勵是協力合作的迫切
-
赏味台湾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Every-one》 上映时间:1 0月16日 简介:单身未婚女性依芙琳寂寞地被困在小小的照相馆中,重复着无聊的工作。三十岁生日那天,她登录游戏交友网站寻找第二春,却误闯女同志
-
朱德军长播下的红军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健康天地·茶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8日下午,正是秋光融融,朱德军长率领部队开进马头村,他一看群众擎着红旗,敲锣打鼓欢迎红军,全村墙壁张贴欢迎红军的标语口号。场面热烈,群众情绪高涨。 这时,闯来一位饶大妈找黎凤翔书记,她像其他客家妇女一样,脱口用山歌叙事: 黎书记来马头村,筹粮寻菜一村村; 马头农民表心意,男女老少迎红军。 饶大妈的山歌表达了马头人民对红军的真情厚爱。黎凤翔想起马头村苦况,愧疚万分,也深情地回了饶大妈一首山歌: 有女莫嫁马头村,涩茶难卖米缸空; 三餐木薯搭苦笋,寒天烂衫难过冬。 在旁边站着的朱军长原是四川客家人,他听懂黎书记和饶大妈的对歌,顿时拱手向饶大妈表示感谢,他望了随行副官,叫黎书记请来饶大伯一块朝村子山坡上转一圈。一会儿,朱军长叫康克清同志从马背上卸下一大袋从闽西准备载到井冈山的茶种,赠送给马头村茶农。朱军长还与黎书记骑着战马到山上指点规划。此后,茶农把朱德夫妇的茶种精心培育。马头茶茶色翠、味甘、醇香、茶形珍眉紧索,具有提神醒脑、解渴、驱烦、祛暑、除滞的功能,若喝一壶马头茶步行十里喉咙醇甘不渴。如果是谷雨来采摘保藏几年的老茶,拌上蜜糖,可治老人气喘、气急,并有化痰去咳,补心功效。产品很受台湾、香港、澳门顾客以及海内外华侨欢迎,为了纪念朱德夫妇的功绩,马头村人就将这种茶叫成“红军茶”,并把马头村改名马图村。 1963年,广东省举办绿茶评比,结果,“红军茶”荣获第二名,从此“红军茶”名声大噪。1963年春,马图老区人民怀着对朱德元帅夫妇崇敬的心情,把异常甘香的红军茶送给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夫妇品尝。丰顺县文宣队还依据以上的故事,编成“敬您一杯马图茶”的女声山歌小组唱,歌词这样: 旭日东升放光华,马图山上飞彩霞:采茶姑娘身背篓,漫步进山来采茶。采茶不忘朱军长,当年带军过山洼:赠给井冈茶种子,井冈精神播万家。井冈山茶细播下,绿色茶苗遍山野;红军哥哥回来吧,敬您一杯马图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播放。这首山歌风靡大江南北,唱出了“红军茶”的由来,今天,马图村人在变,山在变,水在变,茶农生活起了新的变化,马图人民又唱起山歌: 采茶越采歌越多,茶园风光多美好; 茗茶铺出致富路,朱德恩情记心窝……
-
俏花灯里面的学问
-
作者:姜堰
期号:第6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宵节 俏花灯 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
描述: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
-
看世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文精神。《浙江风》萃取篝火狩猎、制茗品茗、诗酒竹墨、蚕花踏歌、锣鼓渔俗、乌篷荡船、红妆嫁娶和时尚脚步、动漫休闲等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诠释“人文浙江、风情浙江、时尚浙江。”《春涌浙江》以“鼓之韵”、“灯之情
-
北部书院(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对称结构,正门左右立有报鼓石一对,鼓面雕刻螺旋形,装饰不多,简洁大方。在书院的左右堵上,可见精美的龙虎泥塑雕作。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龙头朝向厅内,而虎首则朝厅外。由于龙象征好运,虎代表凶祸,有“迎祥龙
-
南台湾的古迹(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层次的高低变化。振文书院无论在建筑外观或梁柱雕饰方面,皆与道教庙宇不同,每种雕饰皆有其特别意涵,儒学气息浓厚。走近书院,可看到书院大门两旁的石鼓装饰,石鼓又称抱鼓石,石面纹路呈螺纹状,作用在防止门柱滑动
-
PLEASE GO TO OUR GUEST HAKKA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么不同?有哪些鲜明的特色? 陈建华:河源的客家文化有自己独特之处,一是历史悠久,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二是有独特的语言水源音客家话;三是客家山歌种类多;四是姓氏多,比如龙川县佗城一个镇就有193个姓;五是客家美食丰富多彩。希望通过举办世客会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认识河源、了解河源、走进河源。本届世客会的两大主题是恳亲联谊和文化研究,世客会期间没有安排招商日程,是一届纯客家恳亲和文化交流的世客会。这是本届世客会最鲜明的特色。希望给大家展示一个纯美的客家家园形象。 《焦点》:世客会自1971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为影响深远的国际盛会,梅州、龙岩、赣州等举办城市均借大会平台赢得了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那么举办世客会对河源来说意味着什么,将给河源带来什么? 陈建华:通过举办世客会,可以对河源起到四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让人们认识河源。届时会有全球许多客家社团领袖、精英汇聚河源、了解河源,这样可让世界、全国的客家乡亲认识河源,在认识的过程中也有助河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二,提升客家古邑城市形象。要借世客会的东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动工建设、竣工投产。通过筹办世客会,结合城市的规划、改造、建设和管理,市容市貌将会大大提升,这对城市的建设会有很大的促进。第三,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我们要通过举办世客会,向全球客家人展示河源的风貌,促进文明。第四,推进客家文化研究。世客会有两大主题,一是恳亲联谊,二是客家文化学术研究交流。通过世客会这个平台,可以提升河源的文化软实力。《 焦点》:您当初提出的“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现在成了河源城市的一张越来越响亮的名片,您与客家古邑有什么渊源吗? 陈建华:我到龙川县调研,晚上翻阅《龙川县志》时意外发现自己也是一名古龙川人。内心很震撼,更是倍感自豪,这就更有责任为河源建市以来一直尚未定位的城市名片寻找历史依据。 据当地史料记载,龙川县始设于秦始皇33年( 公元前214年) , 赵佗为首位县令, 迄今已有2224年的历史了,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古邑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其中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三县。当时的龙川县包括现在河源的全部和梅州,韶关的新丰,汕尾的海陆丰上半县这一部分,还有赣州的一部分。 龙川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赵佗作为龙川建县的首位县令,是“第一批南下干部”。河源属古龙川之域,定位为“客家古邑”有着充分的史实依据,可以打造出一张具有河源自己特色的城市名片。 《焦点》:现在的河源在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哪些推动的作用? 陈建华:河源是纯客家地区,周边地区也大都是客家为主的地区。所以河源光大、传承、弘扬、发展客家文化责无旁贷。客家文化无需认同,只要是客家人,天下客家一家亲,不分你我他,一开口,讲的就是客家话;一入客家门,就是自家人。相信今年在河源举办的世客会和系列客家文化研讨会,能够为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为丰富和完善客家的文化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焦点》:河源6月份举办了“粤东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河源为推进客家文化研究,还会做哪些工作呢? 陈建华:我们在2008年成立了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做了一些河源客家文化的基础研究工作,组织了一系列研讨活动。逐步完善“河源客家饮食文化”、“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河源客家方言”、“河源客家建筑与村落”等各方面的研究,接下来要挖掘梳理,形成河源特色的客家文化研究。在这方面我们起步晚,人才不足,需要各客家地区和研究单位的支持与帮助。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内涵和外在表现,实际上是一个地区一个民系能否繁荣昌盛的根本。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河源文化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键是地域特色文化,即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要弘扬光大,要从基础打起,巩固文化根基,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挖掘文化根源,发掘客家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培养大批客家文化人才。要与兄弟客家地区和研究单位一道,齐心协力弘扬客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的传人和客家文化的守望者。借举办世客会这个机会,进一步加强河源客家文化研究,提升客家古邑文化研究水平。 《焦点》:第23届世客会进入了倒计时,河源都做好了哪些“请客”的准备? 陈建华: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盛大的开幕式,“客家妹”形象大使选拔,还有场馆和接待的各方面完善。河源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推进几条市政道路和客家文化公园建设、升级公交车等,其中,专门新修了一条迎客大道。到今年10月底,河源将向世界全面展现一个“客家古邑”的城市新貌。另外,世客会期间,河源市区的公交、的士将为我们邀请来的3000多名客人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客家人就是这样当主人翁的,进了客家门就是自家人,客人来了,坐车免费!” 《焦点》:恭喜《古邑客家》电子杂志上线!和你们古邑客家杂志的目标一样,我们《焦点》风土中国杂志,也在致力于传播中华各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和传统,风土风貌,客家文化也属于其中之一。本次很荣幸在第23届世客会到来之际,为河源"客家古邑"做专题。 陈建华:谢谢《焦点》风土中国杂志对河源的关注,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全球客家会河源,天下客家一家亲。你们的宣传必能给河源的客家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欢迎大家到河源来作客! 《焦点》: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预祝第23届世客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