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古村落的空问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
作者:方志远 冯淑华
期号:第8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古村落 空间分析 旅游开发比较
-
描述: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流域、地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江西省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针对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
粤闽赣客家文化生态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作者:钟声宏 黄德权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文地理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态位 生态效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的,且客家地区处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湘楚文化、赣文化、江浙文化等各种文化的包围和竞争之中,处在各种文化的生态界面上,是山区各种文化生态因素综合形式的多维相空间组合,最后,提出了保护客家文化生态环境与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
惠东县飞鹅岭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
作者:何海清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园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飞鹅岭森林公园 地方特色
-
描述:从惠东县飞鹅岭森林公园入手,阐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营造一个具有客家文化主题、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
兼容并蓄 粤韵生辉——以松园宾馆西区改造第一期工程设计为例
-
作者:何穗欣
期号:第9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兼容并蓄 山水园林
-
描述:松园宾馆西区改造第一期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古典园林文化和现代园林文化的特征, 以岭南客家围屋和岭南式庭院的风格为主线, 把各节点的景观与建筑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质朴、宁静为本的山水园林空间。
-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
作者:陈李冬
期号:第6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 天人合一 聚族而居
-
描述: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扬地域特色,优化生存空间等建议。
-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赣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
粤东北社会环境与围龙屋建筑文化景观
-
作者:江金波 司徒尚纪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社会环境 建筑文化 广东 风水文化 地方特色
-
描述: 围龙屋大量出现于粤东北客家民系生活区,与几乎同时出现在客家大本营的赣南方围屋、闽西圆土楼形成了文化空间上的明显分异。据赣南的初步统计,现存的方围屋分布62个乡镇,总数在600以上;而围龙屋分布仅8乡镇,总数40座以上。
-
关于倒影与“半月塘”及其客家围龙屋的审美思考
-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11期
来源: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 对称 倒影 色彩 组合
-
描述:本文通过对客家围龙屋门前的“半月塘”的分析,阐述了倒影在“半月塘”里的客家围龙屋丰富的自然色彩构成与空间色彩组合。其对称性在色彩中更具审美意义,亦更有趣味性,胜似一幅幅水墨烟染的风景画。
-
客家传统的移植与嫁接——浙江松阳石仓村客家移民老宅考察与研究
-
作者:王媛
期号:第11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移民 传统 移植 嫁接
-
描述:该文通过对浙江松阳石仓村客家移民老宅的考察,在平面、立面、构架、装饰及空间等方面对住宅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石仓老宅与附近本地民居以及与福建汀州老家民居的对比,从而得出石仓移民在移居地建造的住宅中移植了客家住宅的特点并与当地型制进行了嫁接的结论。
-
梅州市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
作者:罗迎新
期号:第4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
描述:重要载体,是创新“生态梅州”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文化梅州”的孕育温床,提出了梅州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包括制订城镇发展规划;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建立城镇体系;创新城市管理制度,实施“经营城市”策略;重视文化遗产承传与保护,塑造客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