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
-
作者:郑威 余秀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化叙事
-
描述:,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
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
-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族群 概念 转变
-
描述: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
客家人:建构的族群身份: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
-
作者:李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客家人 族群性 移民 马来西亚 翻译出版 长江流域 岭南地区
-
描述:马来西亚的华裔客家学者梁肇庭教授的遗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一书,时隔16年后得以在大陆翻译出版。梁肇庭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分析,力图概括出岭南地区的客家人与长江流域的棚民迁移扩张的整个历史图景。
-
文化视野下的四川客家族群认同
-
作者:张海熔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族群认同 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
-
描述: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
空间再现与族群认同-论《一八九五》、《插天山之歌》之历史与
-
作者:余昭玟
来源: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插天山之歌 一八九五 客家人 空间再现 族群认同
-
描述:的山林一隅,狭隘的空间隐喻了壮阔的历史,原着者锺肇政与李乔在建构此段族群反抗史时,不约而同取材台湾北部的客家山庄,据此拍摄的两部电影更集中表现山林中的客家生活百态,空间建构与族群书写相互融合,演述台湾的历史。
-
台湾福佬与客家族群融合略论
-
作者:刘燕凌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福佬 客家 融合
-
描述:随着台湾移民社会逐渐由定居社会转化,移民之间的关系出现一定变化,逐渐进入一个互相融合、互为渗透的新阶段。文章从"福佬客"的形成、民间信仰的融合、民间习俗的调适以及婚姻血缘的互通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台湾福佬与客家两大族群在冲突中接触、交流,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
-
客家文学与客家民系的族群认同
-
作者:曾晓辉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外企业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文化记忆 族群认同
-
描述:客家文学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它利用客家方言、客家民俗与客家精神文化为载体,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从文学的角度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
-
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伸:以粤东蓝屋畲族村为例
-
作者:谌华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
虚拟族群:客家网路资讯的使用与评估
-
作者:李美华
来源:玄奘资讯传播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使用与满足 网路媒体 虚拟族群 族群媒体
-
描述:游戏是客家民众最希望藉以利用学习客语的媒体管道。根据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采用社会调查与深度访谈方法,分析客家族群网路媒体使用者的使用动机与满足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使用者对於客家网路媒体的使用评估。
-
客家电视台与台北都会客家阅听人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
-
作者:蔡佩
期号:第19期
来源:中华传播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电视 客家认同 族群媒介 族群认同 客家阅听人
-
描述:亦有差異性存在,傳統山歌節目在「族群態度」的建構上有顯著差異。族群根基性的情感以及族群重要他人的正向互動,和客視形成族群認同建構的金三角。客視在建構台北客家閱聽人客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是將原生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