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客家围龙屋建构的生态意义:以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为例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丙村镇 仁厚温公祠 客家围龙屋 生态体系 宗族简史 宗祠结构
-
描述:本文主旨,在于通过广东省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建构的实证,亦即通过围龙屋主人温氏宗族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此一围龙屋在特定背景下的功能及其在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即生态体系、宗族简史、宗祠结构、祖先崇拜及讨论。文中作者尝试利用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人们
-
守护客家文化
-
作者:张瑞瑛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档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
围屋:设尽机关的中式城堡
-
作者:赵彦
期号:第7期
来源:人与自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城堡 中式 机关 客家人 民居建筑 设计建造 建筑师
-
描述:围屋是远居他乡的客家人为了保护自身以及家庭的安全,设计建造的一种防御力极强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综紧紧联系着客家人1000多年来漂泊他乡、艰苦创业的移民历史。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建造这些围屋的客家先民不但是一群优秀的建筑师,更是一群天生的机械师、发明家和化学家……[编者按]
-
客家教育与思考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史 客家史
-
描述:客家地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客家人的教育观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鲜明的客家特点,由此决定了客家教育长期兴旺发达的社会原因,及其辉煌的社会效果。客家教育的发展实践,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
广西首个“廉政主题公园”在博白县开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广西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文化建设 主题公园 博白县 广西 客家文化 旅游资源
-
描述:9月5日.博白县廉政主题公园在该县公园隆重开园。作为广西首个廉政主题公园.博白县通过把客家深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与廉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成功地把该园打造成为一个集教育、休闲、健身、赏景、陶情冶趣于一体的市民乐园,探索出了一条以客家文化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
海口骑楼老街:光阴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1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建筑不是刻意的产物,而是自然而然,早就包含在建筑历史中。我们叩问历史,便知道这并非故作惊人之笔,只是今人的幡然悔悟罢了。于是我们便有了这组选题,为读者介绍骑楼、吊脚楼、杆栏式、窑洞等凝聚智慧与美的建筑
-
让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
作者:廖紫霞
期号:第6期
来源: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校园环境 渗透 多媒体 客家文化
-
描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学科中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刻地挖掘、揣摩和品味传统文化,要让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组织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
-
客家文化在酒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作者:郭非
期号:第30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酒店建筑 客家文化 围龙屋
-
描述:结合梅州鹿湖山五朝大酒店建筑设计规划,充分体现客家地域文化、当地居住文化等各种元素,探索适合梅县并引领各地酒店发展趋向的客家文化建筑形态。在建筑设计上,整体有力地体现了围龙屋的建筑特点,有力地体现了历史五朝的韵味;采取现代的建筑语言与手法勾勒出梅州地域传统建筑的特点,使其具有高识别性且特点突出。
-
保护和推广客家山歌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徐晓银
期号:第1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保护和推广客家山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孩童传唱客家童谣,学习客家的历史渊源,了解客家文化、发掘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欣赏现代客家山歌剧,学唱现代的流行客家山歌、参加群众性山歌活动等方面逐步引导当代客家人了解、学习、喜爱客家山歌,从而达到保护和推广客家山歌的目的。
-
紫金花朝戏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
作者:陈于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旅游文化 价值
-
描述:紫金花朝戏是由祭祀的乐舞(神朝)逐步发展而成的地方戏种。它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流行于粤中东部客家地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国内稀有剧种之一。花朝戏作为客家民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引人注目,具有客家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开发引入花朝戏,不仅能够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还可以促进紫金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