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对策
作者:钟玲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发展  对策 
描述:2006年客家山歌被审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代表作,探究客家山歌的传承,并分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保存起来提升对遗产的崇敬和尊重,其次再保护它进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把客家山歌的音韵之美流芳千古。
艺苑奇葩话静板
作者:张清漳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岩城区  民间音乐  朴素无华  南词  汉剧  闽西  笛子  坐奏  龙岩地区  行奏 
描述: 龙岩静板音乐,是龙岩地区民间音乐中一块奇珍瑰宝。它既清新淡雅,又朴素无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风味,长期来飘荡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久久使人为之陶醉。就连这名称,在客家语系的闽西。多称其为“打+番”,“打+班”,唯龙岩因其音色富丝竹音韵,节奏悠扬缓慢,遂给起了个温馨淡雅的美名——静板。
南雄方言记略
作者:丹麦易家乐 李桐贤 余伯禧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汉语方言词汇  闽方言  湘方言  入声字  平声  赣方言  客方言  上声  粤方言 
描述:福州等城市(方言)的例证。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汕头和福州等方言都已载入高本汉的词典里(《汉语音韵学研究》1940年中文版)。除了梅县这个众所周知的客家人居住的中心外,始兴县与乐昌县境内和周围也有客家人居住。这两个县都离南雄县不远。许多有关方言问题的资料是在1960年出
普通话与客家话的差异比较
作者:陆小玲  期号:第9期 来源:职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普通话  客家方言  客家人  古汉语词  发展演变  古代汉语  词汇意义  语言  地方特色 
描述:客家人一直拥有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团结凝聚的精神力量。这些美德成为了客家人的特色。客家人是一个经常迁徙且较为封闭的团体。客家话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保有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原古音韵。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客家
浅谈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
作者:蓝天  期号:第11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诗意  审美意蕴 
描述:客家山歌个性独特,特点鲜明,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产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客家山歌旋律的诗意、修辞手法、语感和音韵、创新智慧以及历史文化这五个方面谈对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的认识。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以现代移民城市深圳为例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移民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  现代  传承  客家文化  兴国山歌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具有文学、历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
平和有致 动静自如
作者:宁树恒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含蓄而又低调,这就是至善、大美的修行。所谓“情之所至”,情不真者,意难切,无情者,则为人为艺难成,其作品震撼力,也不会感人至深。 启功先生有言,欣赏一幅好的书法,就像听一首名曲,即使最后的音节已经消逝,但寻音韵和节奏的美还会余音袅绕,娉婷不歇。延岳兄的书法,就不由自主地带给人这种享受。
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  陈立中  语音  汉语方言 
描述:由陈立中所著《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一书,最近由湖南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先前任教于湘潭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词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赣州东河流域的客家方言特征
作者:刘忠清  期号:第12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东河流域  客家方言  特征 
描述:赣州客家话和广东梅州方言口音极相近。两者同被称为客家话的代表语。赣州除市中心区域说西南官话,其余广大城镇和农村都说客家话。虽同说客家话,各地的口音却是有差别的。本文主要从语言音韵和词汇两大方面剖析赣州东河流域客家方言的特征。
坑梓新村、卢屋客民语言状况考析--一种有趣的文化认同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客家  异质文化  文化认同 
描述:异质文化相遇必将碰撞、交融, 结果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认同,由此带来相关文化的重新整合。本文从深圳坑梓新村、卢屋客民的语言状况出发,分析黄、卢等姓在坑梓这一特定社区内的文化认同现象, 并对这种现象作出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