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兴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奠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纤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丝绸 创意 历史博物馆 始兴县 中国 广东 纺织
-
描述:近日.在始兴县举办的2010“相约中国最美小城”经贸洽谈活动中,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与中国同源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始兴县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暨客家历史博物馆”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
福建,阳光灿烂的亚热带风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鼓浪屿 福建 武夷山市 客家土楼 阳光 花园 厦门岛 亚热带 惠安女 海礁
-
描述:南国的山朗润明丽,南国的水澄碧清亮,山山水水间透着奔放热烈的别样风情。鼓浪屿的海波在日夜歌唱,菽庄花园风姿千万,客家土楼别具一格。除了游山览水之外,观海也是必不可缺的项目,背倚海礁,面对浪潮,看海鸥点点,数千帆片片。南国的明媚阳光渲染出不一样的碧海蓝天。
-
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隆重召开
-
作者:李奥
期号:第25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台湾30家民间机构联合主办,在福建各地共举办包括论坛大会、政策研讨活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民间交流嘉年华等4大板块23场活动。台湾民众超过1万人参与活动,高于上届的8000人。其中不仅包括国民党副主席
-
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
-
作者:黄薇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泉州师范学院 国际研讨会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描述:校、科研机构的55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泉州师范学院谢英教授主持,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林华东教授致开幕词。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双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蓝研究员,厦门大学
-
“2007历史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田野调查实习活动在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暑期学校 研究生 实习活动 田野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
描述:社会科学院、嘉应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联合大学、韩国江陵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45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另有旁听学员100余人。[第一段]
-
兴国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见成效
-
作者:何梅兰
期号:第4期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增收渠道 江西省兴国县 农副产品加工 农民增收 地方风味 加工产品 新亮点 农副产品价格 经营模式 农产品加工
-
描述:客家菜干、客家肉松、潋江鱼丝、环保草席、五味姜干……江西省兴国县一批小规模、半机械、地方风味浓烈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全县1—!0月份农副产品加工成品、半成品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加工产品增值300余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6元。
-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作者:陈义彬
期号:第6期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客家地区 旅游产品 开发
-
描述: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旅游开发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树立客家民居、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组合开发,即项目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加强区域合作,减弱内部
-
客家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研究
-
作者:刘霞
期号:第4期
来源: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农民 客家体育 发展 对策
-
描述:农村体育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体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十分缓慢。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服务投入少、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客家体育运动项目建设农村社区体育的对策。
-
跳绳娱乐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作者:刘岚 吴玉华 周东北
期号:第1期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体育 跳绳 娱乐化教
-
描述:实验结果显示,将客家体育跳绳项目引入到中学体育课堂中,进行跳绳娱乐化教学,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愉悦感,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显著效果。
-
浅谈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陈述强
期号:第5期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乐 传承 创新 发展
-
描述:广东汉乐是广东客家民间器乐乐种系列的统称,它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列称为广东三大民间乐种,更是梅州徇丽夺目的文化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广东汉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个古老的乐种面临危机和挑战。笔者经过认真调研,对广东汉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