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7)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7)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
2003(1)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36)
客家(17)
巴蜀史志(2)
江西方志(1)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羊城今古(1)
神州民俗(1)
科学时代(1)
郑和研究(1)
经济与社会发展(1)
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
作者:洪秀柱  期号:第6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社会  大陆  论坛  海峡  中华民族  两岸关系  台湾人  闽南语  朋友  大会 
描述:2012年6月17日尊敬的贾主席,各位与会的贵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闽南语、客家语问好)这是我们台湾经常用的问候语,我们来自台湾的朋友想必很亲切。其实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参与论坛开幕的盛典。我要请我们来自台湾的朋友们容许我
从台湾“永定村”谈及中华“根祖文化”
作者:廖文茂  期号:第12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祖文化  永定  台湾北部  中华民族  地缘关系  客家人  客家话  迁徙  客家山歌  客家精神 
描述: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据《永定人迁徙台湾之探索·范京琳》一文云:淡水为永定同乡登陆开垦台湾北部之口岸,清道光二年(公元1 820年)乡人联合汀州府同乡在今淡水鄞公路十五号,建造"鄞公寺",安奉定光古佛,为接应来往台永定乡亲落脚之新址,该寺目
龙南:古老的客家围屋
作者:罗香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学科背景  龙南县  中华民族  鹅卵石  关西  三合土  方言 
描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支系。客家的方言系统、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等方面特色鲜明,是开展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标本,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的目光。
论土地情结对赣南客家礼俗的影响
作者:唐群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  礼俗  客家  赣南  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  弗洛伊德  心理情绪 
描述:现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支民系,
“他者”的视野:国外、港澳台地区的客家研究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国外  视野  台地  中华民族  人类学  共同体  历史学 
描述:门具有世界影响的“显学”——客家学。
根亲文化在台再结硕果:“从固始到台湾图片展”台湾巡回展侧记
作者:王亮  期号:第10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两岸关系  固始  海峡两岸  图片  大迁徙  中华民族  青少年  命运共同体  杂志社 
描述:高雄客家文物馆隆重举行,图片展在岛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为了使更多台湾乡亲,特别是台湾大中小学生、台湾中南部乡亲了解从固始到台湾的
佳缘绝配 玲珑剔透:清初白玉灵芝如意赏析
作者:吴丽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芝  清初  旧石器时代  玉石  玉器  白玉  文化进程  中华文明史  中华民族  精神寄托 
描述: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玉石从最初的装饰品慢慢演化成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几千年来,玉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玉的神化和灵物的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认识客家人(之十七):客家精神
作者:时刻  期号:第5期 来源:侨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精神  客家地区  中华民族  革命精神  客家先民  爱国爱民  民族意识  汉民族  历史文化 
描述:。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的演绎。
客家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
作者:谢乃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家族文化  客家  团体文化  社会进步  个性发展  积极因素  中华民族  宗法性 
描述:成发展的积极因素,如今仍然有着正面的价值,并且正在克服宗法性。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粤东客家:评《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
作者:吴飞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粤东客家  生态环境  民俗研究  历史文化研究  民间信仰  传统哲学  中华民族 
描述:拜访耆老记录民间掌故,旨在探讨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考察视野以粤东客家地区为主,研究方法则是坚持历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此前出版的房先生的每一部著作都是他田野经验的缩影,本著也不例外。他的研究旨趣由客家源流一类大问题,转到经济、生态、宗族、宗教、民间信仰、妇女生活、建筑文化等具体问题,本著是其长期研究轨迹的展示,也是其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晶。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就本书各个部分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