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善大爱知行合一,生动诠释客家美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讯/供图
■张明湘
最近,梅州好人廖乐年的感人事迹,成了国内外诸多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掩卷沉思,我不禁为廖乐年这位客属归国华侨“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义举所深深打动。仔细品味,件件善举,平凡之中见伟大,无不折射出海外粤侨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彰显着尊道厚德、乐于助人、无私奉
-
龙岗欲造深圳“客家之都”
-
作者:刘婷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不少碉楼、围屋等客家建筑年久失修缺少保护。周游 摄
龙岗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据统计,龙岗客家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超过80%,且在非户籍人口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家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客家文化是“龙岗的根”,如何在发展中建设文化城区,近来,龙岗提出了弘扬客家文化,打造深圳的“客家之都”
-
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建成开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由立泓(福建)置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的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一期工程建成并开业。该项目位于宁化中环大道,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目前,宁化客家小吃、餐饮、住宿、娱乐演艺等行业的商家已陆续进驻,沿街的20多家商铺已开始营业。该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是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发
-
加籍“新客家”写书赞惠州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柳琳娜(左)同她的新书粉丝合影。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东江时报记者朱颖
人物档案
柳琳娜(ReginaM.Stocks),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作家、业务顾问,2002年来到惠州至今。
幸福语录:我爱惠州,并愿意一直在这里居住。我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尽管它们都非常漂亮、繁华,
-
河源喜办客家人的“奥运会” 汪洋宣布第23届世客会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汪洋等领导同志接见参加“世客会”的客属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南方日报记者王辉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键甘超强通讯员/岳宗黄少立)昨晚,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客家乡亲齐聚客家古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
-
上杭瓦子街: 客家古邑繁华地 现代商贸中心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城以市而兴,市以城而存。2011年1日1日,上杭“瓦子街”隆重开街。
瓦子街改造始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改建,总投资4.3亿元。在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600多户居民
-
把客家资源融入现代经济大潮 ——广东省客家商会会长温纯青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操为广东省客家商会题《客家之光》
本报记者黄山松刘奕宏
南国的金秋,是个五谷飘香的收获季节。11月19日,深圳大鹏湾畔、梧桐山下的大百汇中心花团锦簇,高朋满座,广东省客家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广东省客家商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无地域”
-
客家摇篮谈“土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哲。
原生态文化保护的行者陈哲深入赣南山区,在寻找汉民族“根”文化的道路上行走。
□记者谢东琳 文/图
10月12日至19日,我国著名词作家、音乐制作人、“土风计划”发起人陈哲和著名作曲家解承强一起,带着“土风计划”小组一行来到“客家摇篮”赣州采风。他们深入乡村,拜访了当地的表演艺
-
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文明新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副市长陈丽霞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运用客家传统文化,全力加快梅州绿色的崛起,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合理保护开发客家传统文化。客家传统文化是梅州现代文化生态的根基,要大力挖掘弘扬
-
向全省推介梅州客家文化产业五条发展思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广州讯(记者曾秋玲)昨日,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珠岛会堂举行大会发言。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一份书面发言《借鉴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显得异常醒目——在68篇大会发言材料的标题中具体提到某个市的,很是罕见。
文章指出,梅州作为广东省欠发达的山区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其客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