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文明新风
【版次】第5版:专题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副市长陈丽霞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运用客家传统文化,全力加快梅州绿色的崛起,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合理保护开发客家传统文化。客家传统文化是梅州现代文化生态的根基,要大力挖掘弘扬。一是要加强客家传统文化研究。客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重新整合现有的客家文化遗产,寻找一些文化典故去延伸和拓展,要重点研究包括客家传统文化保护、人才建设、传播体系完善、产业振兴等内容的“客家传统文化软实力”建设。二是要建设客家文化标志性建筑。充分利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民居、古建筑以及现有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天下产业园等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标志性建筑打造世界客家博物馆,开发客家文化经济副产品,打造客家文化大载体、百花园。三是要扩大客家传统文化影响力。注重宣传客家人物、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把客家人文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必修课,编写系列教材加强客家人文教育;充分开辟客家人文、特色民居、红色旅游等人文景区,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二、注重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文明新风。以客家历史传统文化为依托,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文明新风,探索一条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一是要利用传统文化深化道德文化建设。利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着力形成富有岭南特色的新客家文化体系。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传播现代文明,把古祠堂、宗厅和旧礼堂改造成“学堂”、“农家书屋”,使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主阵地。二是要利用红色文化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红色文化”编成富有梅州特色的山歌、采茶戏,开展“山歌、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直观有效。三是要利用客家传统文化开展城市文明社区建设。要注重汲取客家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宗族、行会等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提升城市社区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明社区。
三、建设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要传承发展“厚德虔诚、勤劳节约、和睦相处、扶弱济贫、开放务实”等为主要内容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楹联、山歌”等民间民俗文化。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开展客家文化村、红色文化村、生态文化村、山水文化村、曲艺文化村等“特色文化村”建设,提升广大群众精神文化追求,建设客家文化特色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