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州晚报>  客家摇篮谈“土风”

客家摇篮谈“土风”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02版(学·专题)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挂接】

【全文】

陈哲。

原生态文化保护的行者陈哲深入赣南山区,在寻找汉民族“根”文化的道路上行走。

□记者谢东琳 文/图

10月12日至19日,我国著名词作家、音乐制作人、“土风计划”发起人陈哲和著名作曲家解承强一起,带着“土风计划”小组一行来到“客家摇篮”赣州采风。他们深入乡村,拜访了当地的表演艺术家、民间艺人,收集客家原生态歌曲、服饰、语言等。

陈哲以《血染的风采》、《让世界充满爱》、《黄土高坡》、《同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走西口》等优秀歌曲的词作而闻名中国乐坛。此次在赣州采风期间,他不仅与赣南师院音乐学院师生、赣南艺术剧院演员、各县文化文艺工作者进行了座谈与交流,还为我市客家民族文化保护、非遗申报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带来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理念:活化传承。

世界,

需要什么样的音乐?

“摇滚乐、爵士乐、说唱乐、电子音乐、现代音乐……如此众多的音乐元素和音乐概念充斥乐坛和人们的心灵,我们变得很迷茫。音乐创作的路该怎么走?该往民族音乐还是西方音乐的方向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世界需要什么?现在和未来又需要什么?”10月13日下午,面对赣南师院音乐学院学生的这些提问,陈哲并没有直接回答。“有句话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个人宁愿这样表述:‘眼界越开越了解世界,就越知道如何去开掘自己的文化,创造优势。’世界要看我们的不是祖宗怎样表现,是这一代中国音乐人能拿出什么属于自己的贡献!”

陈哲告诉记者,当时西行进山时目的很单纯:想做好的、真实的中国唱片和创作,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做那种既有根源性又是世界的音乐。陈哲踏遍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大大小小的村寨,似一只勤劳的蜜蜂,在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百花园里不停地采集花粉。可是,他转身却发现,花园里的鲜花萎缩、绝种,有的还变成了人造花、塑料花,无蜜可采也无风趣可言。他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变卖了自己的房产,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在这个无偿的文化抢救上——从“采风计划”变为“土风计划”!他不想眼睁睁看着老艺人们一个个消逝令诸多文化绝版;他不想看到自己苦苦寻访到的民歌古谱符号已无人能懂;他也不想看到某种民族文化面临“断链”……

汉族,

就没有原生态音乐?

陪同“土风计划”小组一行的当地文化人、音乐人时常疑惑地问陈哲:“陈老师,你在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推行‘土风计划’十几年,抢救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今怎么跑到客家人的聚居地赣州来了?我们客家可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不是少数民族。”

陈哲则边抽烟边若有所思地反问:“只有少数民族才有原生态吗?汉民族就没有吗?”众人似乎在惊讶中顿悟:“是哦。”

陈哲告诉记者,他选择到赣州来寻找汉族土风,就是因为: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而“客家摇篮”赣州,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最大的聚居地,有16个纯客家县,人口约占全球客家人的12%。

“我第一次来江西赣州。出发前,其实我很担心,我担心已寻不到汉民族原生态的元素了。可几天走下来,我看到,这里不仅有吸取客家文化精髓的赣南采茶戏和山歌,还有客家建筑与堪舆文化、客家乐器、客家食文化、客家服饰文化等,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在瑞金的一个山村小学,他看见当地的孩子正通过“赣南采茶进校园”活动学唱采茶童谣;在兴国围屋里,他看见穿蓝布衣、裹头帕的客家农妇,保存着传统的劳动、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在交流会上,他看见赣州晚报社采编收录的《图说客家》图片画册;在艺术剧院,他从本土表演艺术家张宇俊口中听到了原生态赣南采茶调《送郎歌》(《十送红军》的“母体蓝本”)。陈哲连声说:“不虚此行。客家文化不会没有活态传承人。汉族,也还有原生态音乐。”

赣州,

拿什么捍卫客家“土风”?

10月17日,在与全南县文化、文艺界工作者进行座谈时,陈哲问:“你们认为全南客家文化的原生态特征是什么?能用几个词语来概述吗?”现场人员一脸茫然。几名文艺界老工作者解释说,全南是有独特客家元素的,不仅南、北半县的服饰有独特之处,还保存有各种形状的客家围屋,早先也做过本土客家音乐资料的采集和整理,但不太清楚这些资料哪里去了。陈哲意味深长地说:“有没有人想过,全南该拿出一张怎样的民族文化身份证?赣州,该拿什么来捍卫客家文化?”

陈哲认为,民族文化身份证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本质特征,它是一个人民族身份的象征。陈哲感慨地说,20年间所谓的现代化的步伐碾碎了几多美好的东西?西化的脚步太快了,但传统的东西不能丢。西服我们可以穿,西餐也可以吃,但是人到了一定年纪,沉静下来,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遗产,不能仅是过往那种静态抢救,需要从技能、技术、知识、传播上进行活化传承,一代代延续下去;不单是要依赖过往的自然传承模式口传心授,更需要从村落到学校,从基层到高层,从生存到教育,最大限度地维持民族“根文化”的延续性。

陈哲对本土文艺工作者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单纯靠政府的行为能实现活化传承吗?不,还得靠在座的每一位文化艺术工作者。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赣州人,应拿出自己的理性、真情、智慧、胸怀、胆识,拿出自己的优势、前瞻性、创造性、导向性、号召性,勇敢地捍卫赣州本土文化的尊严,传承客家人的文化薪火,将汉民族的‘根’文化留住。同时,也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努力,展示出类似像《山歌好比春江水》、《茉莉花》这样鲜明的民族音乐作品,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屏障,代表中国的声音,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展现鲜明的、不可复制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世界的喝彩。”

后记:

在“土风计划”小组离开赣州之前,记者问陈哲:“您有计划为赣州写一个如《黄土高坡》、《信天游》那样刮起一场‘客家风’的作品吗?”

陈哲说:“《黄土高坡》并不是在我前往山西北部的乡村时所写的,而是回到北京之后在一阵北风掠过时,突然产生灵感而创作出来的。家,是中华文明的根,触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软弱的地方。对于客家文化,每一位客家人都应该好好消化。写,是肯定的。但具体什么时候写,我还不知道,也许一阵南风掠过时……但我有计划做两件事:一是年底‘土风计划’专场演出将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上演一周,之后还可能去一些省市巡演。我会将具有客家“土风”的赣南采茶调《送郎歌》,作为汉民族原生态代表曲目推上舞台;二是我希望能寻到契机,在赣州开办一个‘客家艺术大学’,将客家人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活化传承’,让世界上的客家人都能到这里来学习,让汉民族的客家文化艺术的绿苗,在赣州这片红土上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歌者行无止境。在赣南的深山,陈哲以一种开阔而又坚守的姿态,传播着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活化传承理念;用一颗执著的心,点亮并传递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希望之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