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在这里读懂客家文化
作者:伍世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学校长馆。 围龙屋模型。 从老民居中拆下的重达数千斤的木梁架。 将军馆。 客家私塾人物铜像。 惠州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对于客家这个民系,其产生、发展和迁徙过程,民居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精华等,你了解多少呢?在梅州,有一个中国客家博物馆,这里目前已成为梅州的标志性景点,以及
客家文化的自觉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编者按 广东是中国客家第一大省,拥有近3000万客家人。而客家文化作为广东三大民系文化之一,研究者历来众多。在广东本地更不乏长期孜孜不倦致力于其中者。本期向读者介绍两部由广东本土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梳理客家文化的学术著作,希望了解客家文化的读者,或许可通过这两部著作,窥一斑而略知全貌。
客家清明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客家上梁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文煊 宁化石壁客家人建造新房,喜欢做厅堂。他们认为做上梁厅龙势更旺、更发,办事也更方便。既然要做上梁厅,就少不了“上梁”这道程序。 选树。选择做梁树的杉木要求是很高的。杉木必须头尾差不多大,直径要在20公分以上,而且要长得笔直。同时此树的兜下要连着长有三株(当然越多越好)以上的小杉树
客家上梁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文煊 宁化石壁客家人建造新房,喜欢做厅堂。他们认为做上梁厅龙势更旺、更发,办事也更方便。既然要做上梁厅,就少不了“上梁”这道程序。 选树。选择做梁树的杉木要求是很高的。杉木必须头尾差不多大,直径要在20公分以上,而且要长得笔直。同时此树的兜下要连着长有三株(当然越多越好)以上的小杉树
醇香的客家糯米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建福 在我的家乡赣南农村,几乎家家都会酿糯米酒。客家糯米酒又称“米酒”“水酒”,含酒精量极少,属一种低度酒,口味香甜醇美,老少皆宜,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糯米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配制工艺简单。小时候,每当母亲在酿糯米酒时,我喜欢站在一旁观看,酿制的过程如今我仍熟记于心。母亲酿糯米酒多在腊月农
客家风雅聚古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止一次在青山绿水之间,聆听古村讲述客家特有的风雅。 我曾经走进一座座古村,那耸立青山环护村落的古塔,那飞檐翘角木石争奇的座座祠宇,那鹅卵石密布随坡弯曲的一条条古街,还有那精雕细刻风雅标举的若干牌坊,充分显露着客家古村的共性和个性。 走在村落遍布鹅卵石的路面,轻轻叨念着古村的名字,千年的时光从
客家民谣唱时代新曲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金曲》专辑封面。(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这是一张酝酿了两年的专辑,我们邀请了陈小奇、蒋开儒、饶荣发、姚峰等著名词曲创作家,把客家山歌和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到一起,就成了这张专辑。”昨日下午,谈起刚刚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客家金曲》音乐专辑,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
客家人挑盐担的历史记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盐道当铺遗址 ▲斑驳残破的蕉岭新铺盐仓 【钩沉】 □邓锐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一个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盐的产地不多,一直以来,中国盐的来源主要靠海水。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
舒一夫:写满客家情的音乐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吕继宏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在圈内已小有名气。 1月18日,舒一夫等音乐人创作的《客家酒歌》,进入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