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蓝衫--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压题图片:台湾职校生创意设计的客家女性“蓝衫” 女装"大襟" 男装"对襟" 男装"琵琶襟" [服饰] 提要:客家文化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习俗、客家人文、客家建筑、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和客家意识等。千百年来,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宣传、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于保留有千年
福建土楼 客家永定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省永定县是世界闻名的土楼之都,分布全县的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土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去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根在永定 福建土楼涉及二市三县,但源于哪
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发展客家文化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新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专家顾问、广东动漫城副总经理): 目前梅州市的动漫产业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动漫专业人才稀缺,动漫市场链条模糊,市场化集群运作尚未出现。梅州的动漫企业也屈指可数,就是汉唐(细哥子细妹子)、盛唐(客客龙)这几家。加上地处山区,交通仍显不便,人才仍在外流,梅州自身的客家文
流淌在血脉中的客家符号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尽管,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但在迁徙中,总有一些东西让客家人坚守,成为流淌在血脉中永恒的符号。 祠堂 赣、闽、粤相交的青山绿水间,是客家的主要分布区。走进这里的每一个村镇,可以看到一座座雕梁画栋的祠堂,它们虽然因岁月的冲刷有的破损或斑驳,像老人倔立在风中,但从它们建筑的精美,我们仍能想
客家围屋凉帽登上文艺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凉帽走上舞台。 周春庭(左一)指导演员排练。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演员表演 《围屋恋歌》。(翻拍) 本组图片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魏云鹤摄 演员们排练小品《山村小诊所》。 围屋、古井;娘酒、凉帽;梅菜、荔枝……这些惠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经过艺术手法的挖掘和包装,全都搬上了文艺舞台,升华为
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
长乐烧:广东好酒,醉美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续式自动蒸饭机。 新生产线发酵车间。 自动化灌装车间。 新生产线蒸馏车间。 新建成的3000吨酒窖。 长乐烧酒业新办公大楼。 传统发酵车间。  ●本报记者张文梅  【梅州
客家女的[外家情(外一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有则谚语:“八十公公爱祖家,八十婆婆爱外家”,说的是客家人的敬祖报本情结。在客家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几次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人几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却始终背负着祖宗骨殖绝不丢弃,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对于客家女来说,她们的敬祖情结除了表现为对夫家祖辈的敬奉外,更多体现在对外家(娘家)的感情上。 外
式微的客家童谣企望焕发生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边唱童谣边模拟以前的劳动场景。 泮坑客家文化览胜园客家童谣廊 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客家童谣,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琅琅上口、想像奇特。一首客家童谣就是一首客家生活的田园诗,就是一幅客家民俗的风情画。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塑造着客家人的
桥溪村:梦里客家世外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黛墙溪水,小桥古树,四面环山的桥溪村仿佛桃源仙境。 五彩林,有七棵古树,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分类学专家考证,均为百年古树,有五种树种,分别为楠木、檀木、山杜英、青蓝木和荷木。 桥溪古村入口处。 位置 来历 概况 位于梅县雁洋境内阴那山五指峰西麓。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