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会在将乐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畅谈擂茶文化,共叙同乡情谊。11月7日,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会在将乐举行。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国台办秘书局局长杨流昌,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张世宏,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姜恩来,省台办副主任、省台联党组书记蔡尔申,市委常委江兴禄,台湾中华生产党主席卢月香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
-
合唱歌曲唱出惠州新风貌《南国丽城好风光》借鉴客家山歌元素,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哎呀嘞……南国丽城好风光,左揽西湖右东江,苏堤雁塔飞白鹭,荔红稻熟梅菜香……”由丘金贝、李彦作词,李彦、罗钢琴作曲的歌曲《南国丽城好风光》日前被评为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既咏叹惠州人文历史,也赞美惠州发展成就
“这是一首借鉴客家山歌旋律创作的合唱歌曲,共分为
-
广东梅州客家牛角屋两水井是牛眼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一颗印”、广西干栏式建筑被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广东梅州客家“牛角屋”建筑风格较为奇特,它不仅保留了客家围龙屋建筑风格特色,而且在设计上与其它客家围龙屋有所不同,因其外形很像牛角的形状,故名“牛角屋”。
梅州牛角屋位于梅县白宫镇富良美村,这里山
-
现存客家围龙屋两万余座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消息】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部门透露,经过四个多月紧张普查筹备,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遗”候选项目初步确定,专家们根据客家围龙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从梅州各县(市)区上报的71个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建筑为候选项目。 据了解,这些群体和单体围
-
湖口老街古意盎然內灣濃濃客家風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短短三百公尺的湖口老街,蘊藏九十年的歲月風華,紅磚、拱廊、立面雕花、牆飾,處處見證著這個從民國三年起就繁榮不絕的街市。
——愛漫遊之「新竹老街」
遊台灣發現特別多老街被發展成觀光旅遊景點,有些老街是特產區,像之前寫的鶯歌老街;有些是讓你欣賞古建築和感受純本土風味美食;正是這回講新竹的3條著
-
传统文化赐予别墅以灵魂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这座岭南名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热闹与乡村安逸清幽两种生活方式完美融合。人们在追求城市中心方便的同时也追求 “在别处”的诗意生活。客家民居文化的根深蒂固,也让不少开发商看到商
-
甘坑村打造客家农耕文化村一直是布吉最穷村落,改造预算总投资
-
作者:吕婷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吕婷 住在碉堡改装的房间内,看着火车轰隆隆经过,闲着无聊可以到田里采摘几把蔬菜……革命老区、布吉最穷村落甘坑村村主任钟拥军昨日透露,甘坑村将打造为深圳本土客家农耕文化村,预算总投资3.5亿元,一期工程年底完工,整个改造工程需要五六年时间。
甘坑村是布吉最穷村落
甘坑村位于甘坑新村下,
-
“廉租房”万汇楼形似客家围屋 系首个由开发商主导建设的经济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王卫国 实习生 汪贝)广州首家由开发商主导建造的经济型租赁房“万汇楼”日前正式入伙,在这里大约只需要450元/月就可以租到30—40平方米的公寓,而源自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更为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和围居的体验。
最多可容纳1800人居住
万汇楼位于黄岐浔峰洲路8号,占
-
正月摆“添丁酒”一天天逼近,望着破败的荣槐楼,守楼人满腔无
-
作者:鲁钇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朝客家围屋的稀有典范荣槐楼,应该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在上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温良如是建议。
“荣槐楼真的该修了!”谈起这件事情时,小雨打在守楼人温新源脸上,仿佛泪水。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荣槐楼,位于五华县三源村,占地8000平方米,迄今已存在450年。它是一个半圆形的客家围
-
客家凉帽,别被“荒凉”了
-
作者:阮晓光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少女在表演客家风情歌舞。(新华社发)
村内的客家老屋。
原村民迁到了附近的甘坑新村。
甘坑村正和城市化“接轨”。
千年古村甘坑村要“变身”,非遗技艺传承遇“断层”——
位于布吉街道的甘坑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原村民老村落,过去是一座以“凉帽”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