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359)
报纸(246)
期刊(122)
视频(32)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359)
报纸 (246)
期刊 (122)
视频 (32)
会议论文 (14)
按年份分组
2015(32)
2014(356)
2013(44)
2010(86)
2008(32)
2007(22)
2006(21)
2005(24)
2004(16)
200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1)
香港文汇报(164)
澳门日报(81)
今日中国(中文版)(4)
語文學報(2)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1)
花蓮師院學報(1)
研考雙月刊(1)
聯大學報(1)
客家土樓露鋒芒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竹林裡,畲族同胞爭相感受“現拍現看”的歡樂。 (楊婀娜 攝) 客家土樓露鋒芒 倚山偎翠,方圓錯落。走進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一座座宛如現代體育館般的客家土樓建築,其恢弘的氣勢令到訪遊客歎為觀止。 坐落於閩西南地區的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居民建築
客家文化節月底舉行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經濟論壇及文藝交流晚會。組委會主任何清標冀透過活動,弘揚客家傳統文化,凝聚各地客家籍人士,為祖繁榮富
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作者:郭煕嬋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文化中象徵幸福與美滿。在“客家祖地”閩西,這個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成了客家人祈求新年風調雨順的盛會。 “通、通、通”,隨着三聲神銃巨響,客家民俗“走古事”登場。 走古事青壯年參加 所謂“走古事”,就是將兩名十歲男童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辦單位負責人介紹展覽詳情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將辦中學生徵文賽加深認識民俗風情 【本報消息】由多個機構合辦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將於周五下午五時半假金碧文娛中心開幕,首次在澳展出內地藝術家劉沅聲共八十多組泥塑作品,期望透過展覽進一步弘揚客家傳統精神文化,讓本澳中學生認識客家人
連城客家古事猶在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培田村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連城,是千年來客家人繁衍生息的所在。這裡創造了「九廳十八井」的培田古民居,完整保存了明清古建的雅韻,當地人自豪地稱其為「民間故宮」。 僅有13.4平方公里的培田村,密集分佈著30幢明清大宅,21座祠堂,6座書院,4處庵廟道觀,沿著一條千米古街組成它特
客家文藝交流晚會熱鬧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出席嘉賓於晚會上合影 “兩岸四地客家文藝交流晚會”吸引數百居民觀賞 陳日源 客家文藝交流晚會熱鬧 【本報消息】澳門客家文化節組委會、福建省長汀縣家歷史文化名城管委會合辦的“兩岸四地客家文藝交流晚會”,昨晚八時半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大汀州客家民樂團聯同內地、台灣等客籍
宋拉客家票邀傅學鵬參選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宋拉客家票邀傅學鵬參選 【中央社苗栗縣十四日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天到苗栗爭取客家票,宣佈邀請無黨籍的前苗栗縣長傅學鵬列入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他並大打棄保牌,呼籲支持者“與其含淚投票,不如把票轉給宋楚瑜”。 宋楚瑜今天由傅學鵬陪同到慈裕宮上香祈福,並在廟口開講。廣場聚集數百名民衆,有
台編新書說客家 港崇正高層襄助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報訊】台灣「行政院」客委會專案推動出版的《東南亞客家故事編撰計劃》一書,交由台灣財政經誌社「天下文化.遠見事業群」執行,預計今年10月出版,新書將介紹約20名東南亞和香港的客家領袖生平事蹟。為此,「天下文化.遠見事業群」雜誌記者於早前專訪香港崇正總會高層,以獲取更多資料。 接受訪問的崇正總
專家:乘客家屬傷害大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出席新聞發佈會(中通社) 過早判斷失聯馬航無人生還 專家:乘客家屬傷害大 【香港中通社廿七日電】香港心理危機干預專家杜永政認為馬來西亞宣佈失聯馬航MH三七〇客機墜毀的方法,對乘客家屬造成很大的傷害。 杜永政廿七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從心理危機的角度分析今次馬來
客家女收藏匾額找尋歷史記憶
作者:郭煕嬋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女收藏匾額找尋歷史記憶 穿過“客家祖地”福建連城縣城的鬧市,拐入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鬧中取靜處便是當地人盡皆知的一個陳列館:沒有亮麗光鮮的裝飾,沒有氣勢磅礴的規模,只存有“特別”的歷史見證物——匾額。 記載被遺忘的歷史 這就是客家女子楊芳一手創立的樹芳齋匾額文化陳列館。走進陳列館,面對一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