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的奶名
-
作者:钟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过去的客家人与现在一些农村的客家人中,被长辈取奶名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这种独特的生活现象蕴涵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特征。
客家人的奶名是很丰富的,取材广泛,多种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即贱化的特征。在过去客家人的观念中,男孩子的奶名叫得“贱”一些,目 的是想让他更容易成活、成材,日后更有所作为。男孩
-
客家侨都(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轼像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惠州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居“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岭南名郡誉四海
惠州自古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誉,是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自晋至清,对惠
-
客家新农村的田园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增兴
一剪梅·南方春色
绿满村前映窗纱。白了梨花,红了桃花。田畴如镜水车哗。秧出新芽,人采朝霞。
姑嫂耕耘兼务家。种了西瓜,又摘枇杷。男人外出走天涯。盖了楼房,又置轻车。
——福州市·李新
李新,梅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中学毕业,于解放前夕参加了闽粤赣边纵队,成为一名游击战
-
有趣的客家民间谜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民间谜语,客家方言称“团靓”或“打典”。客家民间谜语的最大特点,一是谜语制作者大多是客家劳动人民或身居基层的一些小知识分子;二是所有谜语均紧贴日常生产、生活、不论谜面谜底,均是常见常接触的事和物;三是分类只有物象谜和字谜,没有知识分子所作“灯谜”的那些各种谜格;四是谜面押韵、朗朗上口,用客家方言
-
客家互助会 ――凑谷会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上杭乡村,为了筹集资金解决家庭困难,于是产生一种民间互助的借贷形式――凑谷会,这种谷会和凑银会一样,只是银会是用现金的形式,而谷会是用稻谷的形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农村相当盛行。
在农村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较多的钱开支时,银行一般是不贷 款的。农民遇到娶媳妇、有孩子读大学、建房屋、买田地、治
-
客家人的尚红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红色代表吉祥、喜气、热烈、平安,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客家人特别垂爱红色,认为红色有驱邪、压惊、镇妖之功能和逢凶化吉、祈福纳祥的作用。因此,事事都与红色联系一起,演绎了别样的客家风情。
贴红。百节年为首,过年是客家人最隆重、热烈和最红色的节日。挨家挨户都要贴红色对联,红色楣联,主要生产工具如
-
省客家研究联谊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作者:胡斌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胡斌) 15日,省客家研究联谊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省委副书记陈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增添,老同志林开钦、黄贤模、谢先文出席会议。
陈文清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省客家研究联谊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客家文化
-
客家民俗婚礼亮相鹤湖新居
-
作者:张尉心 王强 李秀娴 陈武远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迎亲的阿娘在斟红粬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尉心
通讯员 王强 李秀娴 陈武远 文/图
舞麒麟、抛公鸡、踢轿门、红粬水、跨火盆、掀盖头、拜堂、喝交杯酒,昨天下午,在龙岗街道妇联的主持下,6对新人在龙岗街道鹤湖新居举行了一场极具客家民俗风情的“情定龙岗 三生三世”集体婚礼。
昨日下午3点,
-
中国客家博物馆在梅州挂牌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叶仕新、严利 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昨日,梅州市委、市政府为刚刚获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中国客家博物馆,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冠名挂牌仪式。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原全国政协常委叶选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强华,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中
-
新客家菜土生土长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缪远东、林伟国、黄平摄影报道)前日下午,来自广州、惠州、梅州、河源四个地方的美食家,在经过为期一天的评选后,“东江十大客家菜”从河源20家酒店烹饪的36款客家菜中新鲜出炉,分别是:金利来一腿、万绿鳝皇、万绿蛋清秀、林香东江盐焗鸡、林香鱼头皇、富贵鸳鸯扣、客家鞭花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