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客家文化传承现危机 客家方言在消亡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福建龙岩的客家土楼。
客家围屋第一村南口侨乡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传承出现了危机。”11月29日,第23届世客会“客源天下与天下客家”国际研讨会上汇聚了世界各地约160名研究者,小组讨论中,有学者惊呼,客家文化海外传播“濒危”。
“海外客属华侨的生存
-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
-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
试论三元区客家源流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奕杰
三元区(下简称三元)在商周时属七闽地。七闽地上居住着闽族部落。春秋战国时,北方的越国入闽,建闽越国。闽族和越族融合,成闽越族。闽越国上居住着古代闽越、东越、南越等土著民族。此时三元包含在闽越国之内。中原民族南迁后,当地闽越土著居民一部分与中原民族融合,一部分躲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保留
-
客家文化插上创意翅膀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郑丽虹/文 齐洁爽/图 昨天下午,深圳市文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相关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关区文联、深圳大学艺术系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客家文化节”今天拉开帷幕。据介绍,作为“创意12月”的一项重要活
-
印青:希望《梦里客家》引起全世界客家人的共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实习记者张柯
由余文作词、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青年歌手阿鲁阿卓演唱的新歌《梦里客家》于8月初发布,悠扬深情的曲风,唱出无数客家人内心对家乡的拳拳眷恋之情,博得了广大歌迷的热爱和传唱。为此,本报近日对这首歌的作曲家印青作了专访,了解这首歌的创作历程。
谈初衷:
歌词优美新颖情感丰富强烈
-
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
-
让客家山歌再度唱响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科发(右)与剧团成员在竹林里紧张排练。
在龙南,现年71岁的陈科发被誉为“山歌王”。一个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从未接受过音乐专业培训的地道农民,从60多岁开始竟迷上了唱山歌,到现在不仅能即景即情脱口唱山歌,还创作了上百首反映龙南当地风土人情的一系列客家山歌。近年来,他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杨
-
客家女的[外家情(外一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有则谚语:“八十公公爱祖家,八十婆婆爱外家”,说的是客家人的敬祖报本情结。在客家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几次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人几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却始终背负着祖宗骨殖绝不丢弃,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对于客家女来说,她们的敬祖情结除了表现为对夫家祖辈的敬奉外,更多体现在对外家(娘家)的感情上。
外
-
客家土楼人家的幸福时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良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赛从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奇……这就是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
耳边响起兔年迎新的鞭炮声,人们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一年前终生那难忘的时光。
2010年2月13日,正是农历大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