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城客家木偶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客家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
-
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昨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任继众曾艳)客家方言被誉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8月13日,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在赣州举行,开启了一场荟萃客家文化思想的盛宴。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秉发,市委副书记王少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
-
为设“新客家”座叫好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不同方言的“新客家”愉快地观看着比赛,与老客家一道为场上的精彩表演喝彩。
设“新客家”座,此举善莫大焉
-
客家山歌联姻交响乐
-
作者:张璐瑶 刁定宏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音乐会首次把客家山歌原生态唱法引入交响乐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璐瑶、通讯员刁定宏报道:11日晚,随着一声山歌起,一场由传统客家山歌组成的大型主题交响曲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演。音乐会以《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为主题,首次把客家山歌原生态唱法引入交响乐。当晚,1000多名观众
-
保护传承好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饶颖奇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郭芷汇摄
8月13日下午,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间隙,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饶颖奇祖上自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迁入台湾,属于台湾的客家人,饶颖奇是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年近八旬的他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能讲一口流利的客
-
“东瓜”与南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
丘桂贤
客家人对某些事物的叫法,往往是源于语言避讳,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现再将一些常见的剖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东瓜”是梅县人对南瓜的叫法,此称的来源,说来也简单,“南”音同“男”,因为南瓜笨重,客家话里便有许多把“东瓜”比作愚笨、迟钝的词汇,如笨东瓜、殁东瓜、矮东瓜、东瓜嫲等等。由于
-
首届客家流行十大金曲出炉
-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获年度新人奖的刘谦龙在演唱《撮把戏》。
梅州
让客家流行音乐歌曲在世界流行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袁群华摄影报道)旨在汇集全球客家地区和讲客家话方言区的人们共同打造属于客家人自己的流行歌曲,推动客家流行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历经一年多宣传、打榜、评选,8月20日晚上,由梅州市、省音乐家
-
学西安经验塑客家演艺经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育平
西安市依托“十三朝古都”的历史积淀,采取大精品呈现、大集团运营、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的模式,斥巨资打造了《长恨歌》、《梦回大唐》等演艺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梅州致力打造世界客家文化中心区与区域性文化强市,经典演艺必不可少。我认为,塑造客家演艺经典
-
缘何客家人称蛋为“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
丘桂贤
客家人对某些事物的叫法比较特殊,往往取吉讳衰,且常有一番寓意。举些例子:伞,因讳“散”而叫“遮”,散与遮意义完全相反;猪舌,因讳“蚀”而改叫猪“利”;熟猪血,因讳“出血、见血”而改叫“猪红”;把“转潮”说成“转润”,谐音“转运”等等。
卵,客家话指蛋,乃承古义,如“以卵击石”“
-
客家文化节开坛讲述深圳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学术讲座之《民俗文化与都市生活》在罗湖外国语学校举行。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廖虹雷深入浅出地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深圳人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存在于都市生活中的深圳民俗文化。
讲座一开始,廖虹雷就问现场观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起‘大鹏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