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点击:江西龙南县 住客家围屋过大年
-
作者:东田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染上“疯驴症”的人,最懂得什么最美丽
评级驴友榜
文/图 东田
进入腊月,鼠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如果你想度过一个温馨热闹而不拥挤的新年,如果你想触摸汉民族古代生活的点滴记忆,如果你想去客家地方做一做“客”,住客家大屋、看客家大戏,观客家大山,品客家大餐、赏客家风情———那
-
母子同台说唱客家山歌 市华罗庚中学音乐教师侯粤春致力于传承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侯粤春在拍摄宣传惠州风情专题片。
侯粤春母子组合演唱客家山歌《老屋家》。
侯粤春的演唱经验丰富。 本版图片由侯粤春提供
侯粤春在演唱中。
■东江时报记者金建华 林奶花
与铺天盖地的粤语歌曲及风生水起的闽南歌曲相比,传统客家山歌处于一种“被动”境地,学习、弘扬和传承客家山歌成
-
我市客家文化彰显完整生态链 创建国家客家文保区工作不断取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国家文化部“非遗”工作检查组近日到我市考察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称赞我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日可待。近年来,梅州以创建国家客家文保区为动力,对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加快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以建好“实验区”力推创建工作,不
-
三年来,梅州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上,文化部正式授予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牌匾。这一沉甸甸的称号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上下三年“磨剑”,力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大旗,逐鹿群雄,最终脱颖而出的智慧和心血。
2006年9月,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全国各地引起关注:《国家“十一五”
-
105岁抗战英雄魂归故里客家游子吴健儒仙逝,志愿者追忆“那
-
作者:许黎娜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大闸蟹来袭全城杀价)1934年,吴健儒从同济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在西湖边留下了意气风发的身影。
逝者:吴健儒
籍贯:广东平远
出生时间:1908年12月2日
去世时间:2012年7月27日
生前简介:193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抗战时参与滇缅公路
-
奔走一月找不到“吹打佬” 南雄民间只剩下不到十队,有着16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支唢呐队需要五个人,一人打鼓,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钹,一人敲锣
羊城晚报记者 李维宁
通讯员 曾令华 摄影报道
大年初四,南雄市江头镇坪岗村的吴石山举行新房入伙仪式,客家人俗称“做圆工”。他想请一班“吹打佬”(客家民乐队)为入伙仪式助兴,但是找遍整个南雄市乡村,要不是人手不齐,要不
-
万石楼风华尽 临拆除惜别离这座位于大亚湾澳头的大型客家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万石楼正门两侧还写着“暂时不拆”。
万石楼造型独特的屋檐。
颇有气势的万石楼。
年久失修,有几个房间只剩下了木框。
庄严的古楼伫立于大亚湾澳头岩前村外的荒野,它的眼前,大亚湾工业区的繁华清晰触目。万石楼,这个有着260年历史的古楼,曾居住着刘氏宗族的族人。随着大亚湾经济
-
嘉宾聚客都 山歌敬亲朋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委、市政府设宴欢迎参加客家山歌文化节的海内外嘉宾。(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宋健军特约记者梅新)八方宾客聚客都,嘉山梅水笑开颜。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今天开幕,市委、市政府昨晚在客都大酒店设宴欢迎来梅参加活动的海内外领导嘉宾。
原全国人大常委、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
-
客家围屋变身版画基地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正式启用;第一批中外版画名家进驻客家名居;第一批原创版画在版画基地诞生。作为市、区两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版画基地的建设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两年前,这里还跟深圳众多客家古村一样默默无闻,而今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机遇改变了它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