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徙于历史与想象之中:一个普米族村落的迁徙史与身份认同
-
作者:郑向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而被人类学者所关注,并着眼于研究此类型迁移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
两岸客家书写与客家文学发展之研究
-
作者:刘焕云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史的长河中,客家人曾经迫于现实,为了寻找安身立命的处所而到处迁移。所谓客家人,
-
台湾北部海滨客家聚落的地域特质:以台北县北滨与东北角为例
-
作者:郑碧英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方式并保有异于漳州的客家习俗在东北角与北滨定居下来自成一家,但累世同居的客籍氏族在长期夹杂在漳州人强势力大之影响,现今却也无奈地留下客家母语失传的遗憾。
-
论两岸客家民居文化与客家发展
-
作者:黄玫瑄 邱荣举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动。1988年,台湾的"1228还我母语运动"万人台北街头大游行,它标志着客家发展之重要转折点,
-
九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
作者:裴耀松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代开始便有大量中原汉人由赣南一带迁移入境定居,以长期相对稳定的石壁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方
-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
作者:严奇岩
来源:《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
-
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
-
作者:兰俏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畲族与客家在历史上同以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为基本住地,两族毗邻而居,长期互动,相互关系最为密切。明清以后,畲族大部分迁移至闽东、浙南及赣、皖等省,但两族仍居住在山区,以山林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相似之处很多。但客
-
序二
-
作者:何少川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从唐宋时期开始客家先民由于种种原因,从黄河、江淮流域大量辗转南迁,与闽粤赣边区的土著居民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族群。客家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形成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迁移繁衍。现在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众多。
-
客家惭愧祖师神像造型粤东闽西至台湾的转变
-
作者:王志文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发掘与探寻。河洛客随着客家研究的兴盛,也渐渐为人们重视。但是,因为时间的久远。生活习性的融合,母语的流失,使得这方面的研究更显得困难。有时研究区的受访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族群身分认同,若不细查很容易被